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五章 永曆六年的夏(上)(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44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55

    “這,陳道台,你這是什麽意思?”

    流落福建多年,近來,陶潛也確實是打算回鄉了。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那戶救他一命的土豪有打算讓他的學生,也就是土豪的子弟去參加科舉考試。

    讀書,寫八股文,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金榜題名嗎。這也符合學得文武藝,或與帝王家的這等傳統儒家道德理念,起碼陶潛當年就是這麽做的。奈何這件事情的問題在於,明廷已經不開科舉多年,甚至能否繼續維持下去都是個問題,而那戶人家則更是打算讓他教出來的學生去參加清廷的科舉考試!

    改朝換代嘛,該科舉的還是要科舉,無論是什麽朝廷不都得要人做官嗎?那戶人家想得開,但是陶潛很想不開,幹脆萌生了回鄉之意。最差的,回鄉披發入山,做個野人也比這樣強吧。

    久在山中,明軍的情況他也不是很清楚,隻是偶爾聽那土豪起,也多是情況不佳的消息。這裏麵很有些是清廷的宣傳,但也有不少是慣性的思維,哪怕偶爾出現個明軍取勝的消息,也往往會被懷疑是謠言。反倒是清軍,哪怕是編造的勝仗,也總會有人去相信,並且堅信不疑,就是因為這些年明軍敗得實在太多了。

    這一切,直到他準備啟程還鄉,直到陳凱派了人來尋,他才總算是獲知了一些真實的情況。隨後,跟著來人前往潮州,本以為是陳凱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要讓他為明軍效力,而他也不打算有所扭捏,隻等著陳凱出要求便一口應下來,往後的日子跟在陳凱麾下做事,也是在為明廷和漢家下效力不是。

    奈何,這一切的幻想在見到陳凱連一盞茶的功夫也沒有就被擊得粉碎。陳凱的話出口,陶潛當即就愣在了當場,但是隨著思維的漸漸複蘇,他的腦海中很快就冒出了一個念頭來。

    “陳道台是要學生回去作間?”

    思來想去,陶潛也冒出了如揭重熙等人的想法來。但是這一次,不需要他們的自行否定,陳凱便斬釘截鐵的回答道:“去當細作?太大材用了。況且,一個的細作,犯得著我陳凱那麽上心嗎?”

    “那……”

    既然不是細作,陶潛就更加不明白陳凱到底需要他去做些什麽了。奈何陳凱的目光很是堅定,堅定到了讓陶潛都有些開始懷疑是不是他太過大驚怪了地步……

    接下來的十裏,陳凱對陶潛進行了係統化的培訓,相關的內容很繁雜,有些地方陳凱也是一邊培訓,一邊修正的。到了十之後,陶潛便啟程離開了潮州城,在兩個剃了頭發、換上了滿洲服飾的明軍的陪伴下踏上了返回他的老家——贛州府瑞金縣的路程。

    ………………

    隻此一人,且僅僅是經過了一段極短時間的培訓,能否起到多大的作用,會否堅持和貫徹他的理念,陳凱沒有任何把握。事實上,他在籌劃這件事情的時候,對於能否取得成效就始終存在著疑慮。

    不過,疑慮歸疑慮,該做的還是要繼續做下去。陳凱沒有半途而廢的打算,這件事情,一旦開始,他必須堅持的做下去。

    回到潮州府城,分縣的報告也已經送到了。豐順、揭西二縣的設立,對於那兩片鞭長莫及的區域的行政大有裨益,明軍可以更好的控製那兩個縣的區域,而這兩個縣現在一個麵對著北麵的郝尚久,一個則深入蓮花山脈,且與南麵的海豐縣相連,控製力的加強對軍事防禦上麵也是不的加強。

    兩個縣,一令三佐的官員班子,各房的吏員班子以及三班衙役,還有包括縣學在內的一應官衙及其人員。攤子是設好的,派遣的也多是有經驗的官吏人員,今番看過了報告,陳凱還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對於這兩個縣的一應官吏人員,以及因為抽調和劃分導致人事變動的各縣,工作熱情都是尤為高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