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98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0:59

    不久前,陳凱得到消息,是去年他遊曆東南之際,為清軍擊退而轉進的閻羅總四營頭和九龍營在廣東的韶州府被清軍殲滅,提調閻羅總四營頭的五軍都督羅榮和九龍營的統帥寧文龍皆沒於陣中。

    清軍三省會剿有名無實,乃是源於福建清軍受到了鄭成功的強有力的牽製所致。但是,南贛的清軍本就是江西有數的精銳部隊,哪怕是抽調了不少能征善戰之將入粵配合尚可喜鎮壓明軍,那裏的重要地位,清廷也是極度重視的。所以當南贛清軍大舉來襲,閻羅總四營頭和九龍營無法實現退敵,甚至做不到堅守,就隻能且戰且走,轉戰他地。一點點的,在南贛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下,與廣信府的江西明軍主力越來越遠,最終在轉戰千裏之下,為清軍所殲滅。

    陳凱不知道這一切的發生比曆史上更早了還是更晚了,也同樣不清楚他們在被迫西進的途中有沒有南下與閩南和粵東的福建明軍匯合的機會,但是他很清楚的一點的是,這支江西明軍精銳的覆滅,意味著江西抗清運動即將跌入到一個新的低穀之中。

    “馬進寶……”

    金華總兵馬進寶,曆史上應該是在江東橋之戰後被陳錦調來為漳州府城解圍,結果反倒是被鄭成功設局騙入了城池,成為了和漳州守軍一樣的甕中之鱉。

    大概是由於江西明軍遲遲得不到解決使得清廷不得不如此,而漳州府城的迅速攻破也讓他失去了進去做鱉的機會,根據信使同時帶回的揭重熙的書信來看,江西明軍麵對江西提標和金華鎮標這兩支南方綠營精銳的猛烈進攻很是難受,前前後後已經放棄了不少的營寨和關卡。或許,就連這支在廣信府依舊堅守屯田的江西明軍主力,隻怕也同樣是去日無多了。

    廣信府的江西明軍的不利態勢,陳凱沒有多言,僅僅是通報了一番閻羅總四營頭和九龍營覆滅的消息,在座的江西讀書人們便無不是如喪考妣一般。哪怕,他們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未曾與這二帥謀麵,但是對於這支江西明軍的精銳部隊的覆沒卻還是免不了神傷。

    “……羅都督和寧都督戰死沙場,固然是朝廷的一大損失,但正因為如此,我等更要繼承他們的遺誌,為光複江西、為光複漢家故地而努力!”

    “陳道台所言極是,已經有了太多的犧牲者,那些同年、同窗們,那些上官、大帥們,那些江西的父老鄉親們,他們都是麵對著殘暴的韃子卻無有絲毫退卻,都是寧死不屈的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製軍老大人過,咱們此來就是要向陳道台學習的,此刻更不能灰心喪氣,更要努力的向陳道台學習!”

    此時此刻,一行人中年歲最長的那個中年儒生振臂一呼,眾人無不熱血沸騰,甚至更有直接向陳凱行拜師大禮的。

    師生的關係在古代是大殺器,東林黨、齊黨、楚黨之流大多都是這麽起來的。此間一人行禮,眾人無不如此,這裏麵不僅僅在於師生的關係,更重要的還是他們寄希望於依靠著師生的關係能夠從陳凱這裏學到更多有用於恢複江西一省的知識。而這,也是他們在路上早早就商議好的。

    一群生員,乃至是舉人向一個不第童生下跪拜師,乍聽上去似乎是很荒謬的樣子,但是陳凱名聲在外,能力也是甲申以來各朝文官中罕有的高絕。向這樣一位才能卓著的人物拜師,沒什麽好丟人的。

    中年儒生是個帶頭的,陳凱剛剛有記得,此人姓鄒名桐,是江西吉水人士。攀親戚,他與出過東林黨領袖鄒元標的吉水東門鄒家還是沾著親的,隻是這份親戚已經遠的不能看了,弄不好雙方的族譜想要翻找到共同的祖先都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不過,不可否認,此人確實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什麽時候該做什麽。此刻陳凱接過了這份好意,順勢收下了這些學生,有了師生的關係,他們再看陳凱之時,目光中的東西就變得與方才不甚相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