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為營(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42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09

    戰場上,什麽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人禍都是事情,若是趕上災了,那才叫令人絕望。

    這裏麵最有名的就是在後世被譽為是“位麵之子”的漢光武帝劉秀,運氣逆到了極致,什麽“流星墜入敵營”,什麽“突然大風飛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漲”,仿佛老爺都在幫著他一般。在明時,這樣的情況也從沒少有過,最出名的就是明成祖朱棣,靖難期間也是各種狀況,似乎就連平叛軍的大旗都被風吹倒了不止一回。

    奈何到了明末,就好像是運氣用光了似的。海嘯、鼠疫、冰河期、花式災荒,各種糟心事幾乎就沒有斷過的。遠的不了,隻鄭成功,一輩子被各種風浪折騰了個遍,艦隊幾次差點兒就全軍覆沒了,因為風向水流不順而導致兵員無法及時投送的更是比比皆是。甚至隻曆史上的這幾年,盤陀嶺上的大霧、鳳巢山突如其來的大風,若非是陳凱帶來的連鎖反應,單單是這兩次就足夠讓鄭成功回到解放前了,哪還會有今日氣象?

    原本,在爆炸伊始,陳凱還一度以為是前些年各種倒黴事攢下來的人品來了次爆發,為此還沾沾自喜了一番。豈料這等情緒也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隻剩下了無奈一笑了。

    慶功宴折騰的時間倒也不長,不光是轉還要繼續向西追擊,更重要的是經曆了這一日的苦戰,將士們大多是疲憊不堪了,吃飽喝足了就早早的都回去休息了。

    到了第二中午,斬獲總算是統計了上來,各鎮累計斬首四千五百餘級,其中倒是有不少輔兵的,但是清軍戰兵的也為數不少,甚至很可能更多。俘虜一萬三千餘人,同樣是有戰兵、有輔兵,有藩兵、有綠營。這其中,惠州總兵黃應傑和東莞總兵張道瀛被殺,這兩鎮幾乎是全軍覆沒,左翼總兵徐得功受傷被俘,倒是那抵近指揮正麵進攻棱堡的右翼總兵連得成,在兵敗之際表現出了一個從遼東的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百戰宿將其優秀的陣前逃跑技術,一溜煙兒的就沒了蹤影,用一個望塵莫及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估摸著要不是徐得功被震暈了,跑得隻怕比連得成還得快。”

    大帳內,眾將聞言當即便是一陣哄堂大笑。耿繼茂跑了,但是清軍帶來的家當卻全部都丟在了此間,武器、甲胄,更有上千匹的戰馬、馱馬,以及更多的牛、驢、騾子之類拉車的牲畜,甚至就連昨晚上慶功宰殺的豬羊也都是耿繼茂帶來的,現在反倒是便宜了陳凱。

    唯獨讓陳凱感到有些不太滿意的反倒是那場爆炸,原本明軍在對射期間擊毀了清軍十幾門火炮,有的是炮車被打爛了,有的則是炮管被打得變形了,本來剩下的火炮耿繼茂是一門也別想帶走。現在也確實是一門沒有帶走,奈何那一場爆炸對於當時在那片區域的火炮其破壞同樣不容覷,尤其是那些木製的炮車,在爆炸過後即便是沒有徹底炸爛的也基本上都著了火,這一遭真正落到手裏的且確保完好無損的,也隻有當時從清軍主陣地偏南那邊撤向後方的二十九門紅夷炮。

    “總製,其他的怎麽辦?”

    炮車毀了的還好,無非是重新打造一個出來,木匠活兒,費不了太大的事情,但是炮管出現變形或是裂痕的,卻沒人再敢使用,畢竟這是要冒著炸膛的風險的。更何況,這些火炮的炮組都已經不複存在了,想要使用就還要重新訓練炮組,那又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做得到的,著實麻煩。

    “先把這些廢銅爛鐵的運回南澳島的庫房去,等有合適機會了,融了,再鑄幾門副銃出來。”

    整理繳獲的同時,大軍西向,這一次陳凱決定先把海豐縣城收回來。等到大軍抵近,探馬卻回報是清軍早就棄城而逃了,不光是藩兵,就連留守在此的原蘇利舊部,後來轉投到了黃應傑麾下的那個陳萬權也跑得無影無蹤了,就隻剩下了一座空城給明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