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1/3)

作者:張維卿字數:11846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10

    永曆七年春,錢謙益赴金華為馬進寶新近得子而祝賀,作《伏波弄璋歌》,將馬進寶比作漢伏波將軍馬援,旨在服其起兵反清。

    這是曆史上的一樁舊事,錢謙益極力爭取這位在浙江管四府綠營的大帥,也是不辭勞苦。隻是這一遭,由於去歲馬進寶上半年忙著鎮壓江西明軍,下半年則率軍援閩,從入了仙霞關後到現在也沒有回來。至於什麽新近得子的事情,除非是馬夫人幫他的夫君戴上了一頂新帽子……。

    清軍在福建受到的壓力過大,這使得馬進寶即便是在兵敗之後也不得不暫且駐紮興化府協防。馬進寶都沒有返回杭州,金礪那邊的杭州駐防八旗就更是如此。這樣一來,興化府的百姓日子難過了,而杭州那邊的百姓卻得以喘上一口氣來。

    駐防八旗長期在外,營債的買賣也少了一些,商旅得知那些八旗大爺們暫駐他地,也紛紛趕來交易著手中的貨物,就連官府看著商業賦稅的不斷恢複,也是不由得鬆了口大氣,恨不得那些八旗大爺一輩子也別回來才好。

    幾家歡喜幾家愁,福建和廣東的清軍在為日漸做大的鄭成功和陳凱而憂心忡忡,就連湖廣那邊也大有險象環生之狀。相較之下,前幾年戰火不斷的浙江,雖規模的抗清鬥爭依舊是此起彼伏,但是大規模的抗清武裝已經覆滅的今,反倒是顯得平靜了許多。

    正月裏,杭州府衙的後宅,知府老爺請了孝子坊的李家班到此演出。這孝子坊的李家班是近兩年來新近在杭州城裏躥紅起來的戲班子,班主兼東家的李漁本是金華府那邊知名的才子,八股文和詩詞歌賦上的才具不提,在這戲曲上也是別有造詣。前年的《憐香伴》,還有去年的《風箏誤》,都是難得的佳作,尤其是有著前者的烘托,後者一旦上演,當即就是一個萬人空巷的架勢,著實是一個一票難求。

    不過嘛,一票難求歸一票難求,知府老爺放話了,這大正月裏戲班子也是不得閑,隻得巴巴趕來為知府一家表演。而此刻後宅的戲台子上,生旦淨末醜聯袂登場,咿咿呀呀的唱著的便是那出《風箏誤》。

    這出戲,的是西川招討使詹武承得罪宦官,罷職在家,家中有兩妾兩女,梅氏生長女愛娟,柳氏生次女淑娟,長女貌陋而性頑,次女聰穎且貌美端莊,為此原本就互相看不上眼的兩個妾室就更是“一歲之內,倒有三百個日子相爭”。

    沒過多久,地方多事,有蠻兵叛亂,朝廷不得不重新啟用詹武承。臨行之際,詹武承未免家中二妾爭吵,便築了一高牆,將宅子分為東西兩院。另外由於兩女皆年方二八,到了適婚的年歲,而他出征在外,不知幾年能歸,便請了他的同榜好友戚袞幫忙張羅。

    戚家與詹家比鄰而居,戚袞有一子名友先,乃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另有一義子名曰韓琦仲,早年父母雙亡,寄居於此。韓琦仲人品俊逸,才華出眾,與其子恰好相反。但是二人本在同窗,且後者寄人籬下,倒也相安無事。

    一日,戚友先放風箏取樂,找了韓琦仲在上麵題了首詩,豈料詩題了,結果風箏卻斷了線,落在了詹家的西院裏。西院住的是柳氏母女,柳氏見詩詞題得清新,便讓女兒原詩後和了一首……

    戲台上,李家班的樂師和角兒們在賣力的演繹著。台下麵,知府家的夫人、如夫人、姐

    以及前來拜年的親戚家的女眷們也無不是在婢女、下人們的伺候下聚精會神的欣賞著。

    “漫道風流擬謫仙,傷心徒賦四愁篇;

    未經春色過眉際,但覺秋聲到耳邊;

    好夢阿誰堪入夢,欲眠竟夕又忘眠;

    人間無複埋憂地,題向風箏寄與。”

    “何處金聲擲自,投階作意醒幽眠;

    紙鳶隻合飛雲外,彩線何緣斷日邊;

    未必有心傳雁字,可能無尾續貂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