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505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11

    “臣,恭請安,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恭安。”

    “臣,恭謝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恩浩蕩。”

    “臣,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益勵乃誠。”

    五拜三叩大禮行過,陳凱站起身來,接過了聖旨,官職上就從那廣東布政使司參政,潮惠分守道兼潮州府知府晉升為了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漳泉潮惠四府,提督軍務兼管糧餉。

    這樣的官職,理論上是陳凱將以文官的身份全權負責這四個府的軍政事務,包括鄭成功在內的明廷文武皆要受其節製。尤其是明廷照例賜予巡撫以尚方寶劍,有此臨機專斷之權柄,便可以更好的節製地方文武。

    不過,理論終究是理論,以文馭武的製度尚在,但是可行性已經不高了。哪怕是何騰蛟、文安之那樣的督師大學士,哪怕是曾經的桂林留守瞿式耜,他們對於武將的節製也更多的來源於自身的威望,一旦武將不打算為此而涉險的話,那麽文官的命令也就是一張廢紙了。

    這是王朝末期組織力下降的體現,武將藩鎮化,憑著刀把子在手開始不複受王朝節製,在軍政事務上自行其是。漢末的群雄並起、唐末的藩鎮割據,乃至是今時今日,其本質上都沒有任何區別。

    唯獨在外部因素上,漢末、唐末,無論是匈奴、烏桓,還是回紇、吐蕃、契丹,他們對於漢家王朝都達不到亡國滅種的威脅——侵擾、奪占、甚至是攻破都城,但是用不了多久就得從哪來回哪去。但是明末的滿清卻是截然不同,他們或許沒有華夏曆史上麵對過的那些大敵們武勇能戰,但是論起狡詐,隻怕卻是那些加在一起都難以望其項背的。

    在香港的巡視,根本沒有花費什麽時間。那裏有林察負責,曾經的廣東總兵現在僅僅是堵在珠江口欺負清軍的船兒,已是大材用。

    回到潮州,宣詔使者也剛剛抵達,前後腳而已。陳凱記得鄭成功早前曾經來信,是向朝廷請求晉升他為粵東兵備道,看來朝廷已經有了他們更多的考慮,所以才會自行下旨。這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好的地方在於陳凱的存在已經引起了明廷的極大重視,但壞的地方則在於他和鄭成功之間的關係會否因為權力劃分而出現裂痕,這些反倒是比接下個旨意更需要陳凱深思的。

    照例是請宣詔使者入內敘話,同時準備著慶賀的宴會,這都是應有之義。當然,如宣詔使者那邊的辛苦錢兒,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官場嘛,迎來送往是最起碼的禮節。更何況,讓人家白白辛苦是不道德的行為。

    “使自貴陽而來,遠涉千裏,還要穿越虜師盤踞之所在,其中艱險,若非是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是絕難做得到的。”

    “陳撫軍過譽了,下官受命王事,自當竭盡全力。況且不過是遠足而已,實比不得陳撫軍坐鎮粵東,力抗虜師之功勳卓著。”

    陳凱很客氣,那宣詔使者也沒有絲毫托大,顯然是有著借此機會與其結好之用意。寒暄一番,順帶著談及了鄭成功受封國公一事,宣詔使者卻輕描淡寫的發了句牢騷出來,似乎是對朝中的一些人浮於事有些不甚滿意的樣子。

    此言入耳,陳凱眼皮微垂,卻也沒有正麵接那個茬兒,而是就著另一個話題對那宣詔使者笑道:“欣聞西南王師靖州、桂林兩戰兩捷,誅殺漢奸孔賊有德,大張下抗虜之士氣。使與本官皆是文臣,自明白將帥禦敵於外,多承惠於文臣運籌帷幄於內的道理。想來這兩場大捷,亦是如此吧?”

    陳凱不急不緩的把話完,看著那宣詔使者的神情,欣喜一閃即逝,但認同卻始終留在了麵上。接下來,無非是讚頌了一番秦王孫可望的才具,西南明軍在孫可望的領導下不光是由李定國統軍取得了靖州、桂林的那兩次大捷,在四川,由西南明軍的另一位大帥撫南王劉文秀統領的大軍也取得了敘州大捷,現在大軍正在向漢中逼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