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章 先兆(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27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21

    告別了西南、東南紛紛展開大反攻的永曆六年,到了永曆七年,雙方的拉鋸依舊在繼續著。先是三、四月間,李定國進攻肇慶,與此同時陳凱收複了瓊州府。隨後到了四、五月間,作為肇慶之戰和瓊州之戰的兩位勝利者又重新回到了廣州府開撕。

    整個上半年,廣東就沒有消停過。相較之下,閩南戰場上起初隻是陰雲密布。

    去歲的鍾厝之戰,雙方以兩敗俱傷告終。清軍的福建提標、金華鎮標以及福建左路鎮標損失殆盡,就連杭州駐防八旗也損失了幾個牛錄的兵員。而明軍那邊,擊退了清軍是事實,但自身傷亡也並不少見,尤其是右翼的部隊遭到了清軍的猛攻,同樣是受了極嚴重的內傷。

    接下來的日子裏,清軍從北方抽調綠營南下,恢複福建綠營的實力;明軍這邊,由於這一戰的損失還遠沒有達到曆史上鳳巢山之戰時的那般,鄭成功未有將那二十八星宿營頭的建製取消來填充各鎮,隻是按部就班的恢複實力而已。

    但是比之清軍蜷縮在福州府到興化府一線,明軍倒是顯得更加主動許多,憑著海上的實力占優,明軍展開了對福建沿海島嶼的蠶食。這近一年下來,福州府的官塘山、琅岐島以及福寧州沿海的一係列島嶼多已被明軍控製,早在廣東戰場上島鏈形成之前,福建這邊就以著更加迅速且更加紮實的方式完成了對福建清軍的海上封鎖。

    明軍在泉州府,清軍在興化府從去年鍾厝之戰後就已經開始的增兵競賽始終沒有停止過。直到了五月初的時候,似乎發現在拖下去氣就太熱了,清軍才率先耐不住性子,調集大軍向泉州方向進發。

    去歲的鍾厝之戰,清軍從興化府城出發,走沿海的平原地區,直薄惠安縣城。惠安縣是泉州府城東北的門戶要地,拿下此處,清軍便可以直取那片腹心之地。

    是故,當明軍取勝後,尤其是當陳凱憑棱堡兩敗耿繼茂之後,在馮澄世等幕僚的建議下,鄭成功便下令在惠安縣城周遭修建棱堡。對此,陳凱給出了較為專業化的建議,同時派出了有棱堡修建經驗的工匠和質測學徒到惠安,協助惠安棱堡群的修築工作。

    惠安縣棱堡群麵向東北方向,互為犄角,火力交叉覆蓋,清軍想要發起進攻的話已經不僅僅是遭到棱堡自身的多角度攻擊,甚至還要被其他棱堡上一些射程較遠的火炮覆蓋。

    比之陸豐的那兩座大型棱堡,這幾座型棱堡更加易守難攻。明軍自鄭成功而始、到各鎮眾將、再到如馮澄世、潘庚鍾等幕僚,乃至是那些普通士卒對此都充滿了信心。旁的不,陳凱當初憑棱堡兩敗耿繼茂,就他們看來,金礪就算是來了,估計也是來送死的。

    所有人都對此滿懷著期待,期待著複製陳凱在螺河之畔所創造的奇跡——憑棱堡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隨後待敵虛弱之際,憑陸師發起反攻,從而大敗清軍。

    期待在陳凱奪取香港島,控扼珠江口,乃至是近期收複瓊州府的過程中不斷的發酵,愈加膨脹。就他們看來,隻需一勝,便可席卷八閩,北上浙江,這份大勢就算是有了。奈何,金礪可不會跟著他們的指揮棒跳舞,此番大軍出動,僅僅是派出優勢騎兵到惠安縣的棱堡群附近觀望了一番,稍微虛晃了一槍,金礪的大軍便溯木蘭溪而上,過仙遊縣城,轉道向西,直奔泉州府的永春縣而去,全然沒有打算去撞惠安縣的棱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