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 無恥之尤(一)(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502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24

    永曆七年八月,清廷方麵照單全收了鄭成功暗示的議和條件,並且以著最快的速度將敕諭送到了鄭成功的案前。

    對此,鄭成功決定派艦隊前往興化、福州、福寧州等州府征收糧餉,用以恢複軍隊實力。不過,艦隊前腳派了出去,後腳鄭成功在接到一封書信後就連忙派人去追,經過了新一輪的布置後才重新啟程。

    九月初三,一支明軍艦隊在海壇島稍作休整,隨即便在隔海相望的福清縣境內登陸。隨後,這支明軍也不去理會左近的鎮東衛城,直接抵近到福清縣城的城下,開始有恃無恐般的安營紮寨。

    福清縣是福州府最南部的縣城,位於龍江之畔,距離西南的興化府與東麵的大海都不算遠。甚至,包括明軍稍作休整的海壇島,其實際上在明時也是隸屬於福清縣的,不過這年頭兒明軍的水師強盛,清廷對此也是無能為力,就隻能放任著海壇島在不遠的地方持續性的保持著對縣城的威脅。

    這座縣城設縣很早,但此後的這七百多年裏卻始終是如內浙江的義烏那般隻有城門,沒有城牆。直到明嘉靖年間,倭寇肆虐,為保全此一方百姓安全,明廷方在此修建城牆。不過一如東南沿海地區在這期間修建的其他城池,在軍事防禦上都還是下了功夫的。

    明軍抵達城下,守城的綠營戰戰兢兢的望著遠處的營寨和抵近城下的明軍,本縣的知縣大老爺在得到了消息後則連忙將動員民夫的事情交給了佐貳官和典吏們,而他則擔負起了更大的責任,那就是誠心誠意的跪在佛堂裏,向觀世音菩薩祈禱,祈禱清軍能夠在明軍的猛烈攻勢下堅守住城池,起碼堅守到福州援兵抵達。

    營寨修建著,明軍的使者則直接來到城下,要求入城話。城頭清軍請示過了軍官,軍官明白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便讓人放下吊籃將明軍使者拉上來。而後的,在聽過了明軍此來的目的後,連忙派人去請那位身負重任的知縣大老爺,後者不情不願的趕來,強撐著聽過了明軍的要求後,反倒是如看到了菩薩降下的恩澤那般重新精神百倍了起來。

    “貴使此言差矣,朝廷為海澄公著想,撥發兵餉,但也僅限於海澄公現在控製的漳州、泉州、潮州、瓊州以及旨意中提到的興化、惠州兩府。本縣隸屬於福州府,並非在這範圍之內,是故貴部到此向本官要求糧餉,是沒有道理的。”

    清鄭議和的事情,這在福建官場上算不得什麽秘密。知縣對此早有耳聞,原本還笑過關於興化府和惠州府的官員們又多了個婆婆的怪話來。豈料這才沒幾的功夫,別人的新婆婆就跑來對他挑三揀四了,這簡直就是豈有此理嘛。

    然而,明軍實力強盛,饒是如此,知縣也力爭做到有理有據,設法服使者以及使者背後的明軍大帥。奈何,這使者卻早有準備,直接向他爆出了清鄭議和的新進展來。

    “朝廷的敕諭,咱們海澄公那邊是看過了的。對於皇上、朝廷諸公以及劉製軍、佟撫軍二位老大人的體諒,海澄公他老人家亦是感恩戴德。但是,惠州府不提,興化府就隻有兩個縣的地方,實在是不敷大軍糧餉所需。是故,咱們海澄公已經修書一封,向皇上、向朝廷、向劉製軍和佟撫軍那二位老大人請求增加府縣以供養兵。此事,縣尊可以派人去福州那邊相詢,我家黃都督了,可以等縣尊確認了消息再行收取,但那時候大軍駐紮在城外的消耗虧空也須得補上才是。”

    使者對清廷和清廷的君臣在稱呼上很是恭敬,這倒卻有些議和的意思在。但是沒了一句,卻還不忘了加以威脅,實在讓知縣為之氣結。

    然而,議和是大事,現在福建的督撫都是主和派,知縣知道上官的立場,明白輕重,也不敢造次,隻得派人送了使者出城,同時派人趕往福州府城那裏向劉清泰、佟國器這二位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去進行匯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