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二章 蓄力(二)(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400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30

    “按照原地計劃擴軍,中、左、右、前、後,五提督憑舊製各轄左右兩鎮,這一點不變。戰兵各鎮的編製,從原本的兩個營擴編到兩協四個營,計兩千戰兵。”

    起來,鄭成功所部陸師編製最早在南澳時是每鎮直轄一營,五百兵而已。後來陳凱智取潮州,鄭成功在剿滅、鎮壓本地土寇的過程中將編製擴大到了每鎮兩營,共計一千戰兵。

    隨後的日子裏,施琅、黃廷、洪習山等部的入粵閩軍歸附,鄭成功調整了編製,分別授予了三帥以左先鋒鎮、援剿左鎮和右衝鎮。這其中,在入粵閩軍中實力最強的施家軍構成的左先鋒鎮有兩千戰兵之眾,相當於其他各鎮的兩倍。

    為此,陳凱親赴漳州府淪陷區招來了萬家兄弟,而鄭成功也建立了由兩千戰兵組成的戎旗鎮,再後來更是對右先鋒鎮進行了擴編,擴充到了兩千戰兵的規模。

    此後的日子裏,各鎮的規模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戎旗鎮的規模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兩千戰兵擴大到後來的將近四千,但是在前不久這個超編的鎮也被鄭成功一分為二,分別名為戎旗左鎮和戎旗右鎮。至於軍隊規模的擴大化,也無非是靠著建立新的鎮和營來實現,同時也有著安置降將的意圖在。

    總而言之,在這一次的擴編前,這支大軍除了戎旗鎮、左先鋒鎮和右先鋒鎮以外,其他各鎮都隻有兩營一千戰兵的編製。現在,卻是要將近擴充一倍!

    “五提督十鎮、戎旗左鎮、戎旗右鎮、親丁鎮、左先鋒鎮、右先鋒鎮……”

    “中衝鎮、左衝鎮、右衝鎮、前衝鎮、後衝鎮、援剿中鎮、援剿左鎮、援剿右鎮、援剿前鎮、援剿後鎮……”

    “前鋒鎮、中權鎮、後勁鎮、正兵鎮、奇兵鎮、殿兵鎮、遊兵鎮、英兵鎮、仁武鎮、義武鎮、禮武鎮、智武鎮、信武鎮……”

    “算一算,我軍戰兵各鎮共計有三十八個鎮,現計有四萬兩千戰兵,預計擴軍至七萬六千大軍,擴軍完成前缺額三萬四千戰兵。”

    這僅僅是各鎮的編製,除此之外,拋開南澳鎮、潮州城守協之流的地方守備部隊外,還有二十八星宿營,每營五百兵,是為一萬四千戰兵。

    從戎旗鎮中分出去的神器鎮,乃是一個純火器鎮,火炮、火銃乃至是火磚、火毬、炸藥桶什麽的,但凡是火器都是他們的武器,隻是編製比較罷了。

    另外,還有包括北鎮、驍騎鎮、鐵騎鎮、車騎鎮、驃騎鎮在內的五個騎兵鎮,編製也是各有五百騎兵。論及步騎比例,已經是很低的了,但也沒辦法,福建和廣東在這時候不是養馬地,戰馬全憑繳獲和走私,其中主要的還是前者,也是沒有辦法的。

    “各鎮缺編的兵員,優先從二十八星宿營和地方守備部隊中的老兵挑選,其餘的再由新兵補充。”

    “學生遵命。”

    如此,確是要打散舊有的部隊,造成那些部隊的戰鬥力下滑。但是如此一來,各鎮因擴編而造成的戰鬥力損失就可以減太多,無非是抓緊時間磨合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