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五章 爆發(上)(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49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31

    軍器局要衝混亂中盡快恢複正常,這是當前要務,馮澄世自然明白,但他也同樣需要時間,所以才會趕來向鄭成功請罪。

    鄭成功這邊倒是沒有為難他,似乎對於這麽重的任務壓在他身上卻沒辦法順利完成也很能理解。隻是這份理解聽在馮澄世的耳中,卻是那麽的刺耳,刺耳到了他即便離開了鄭成功的府邸,坐在馬車上腦海裏也不時的在想著鄭成功低下頭寫東西,是不是在刻意的掩飾著目光中對他的失望和憐憫呢。

    馮澄世不願去想,也不忍去想。回到了軍器局,馮澄世簽發了休假三日的命令,準備借著這段時間重新整理一下軍器局。喚來了一個吏,將命令下達出去,那吏正巧是準備敲門的,接過了命令,緊接著又將一封報告送了上來。

    “參軍,這是原料庫剛剛送來的,是有一批閩鐵完成了入庫,請您審閱。”

    閩鐵,自然是產自福建,否則也不會稱其為閩鐵。明時閩鐵是全國最好的鋼鐵,不僅僅是暢銷國內,更是馳名海外,如日本的倭刀大多就是用閩鐵打造的,尤其是那些流傳到後世的。日本本土的倭鐵,反倒是少之又少,皆因材質要差上一重的緣故。

    明軍長期控製著福建的兩個府,閩鐵是有流通途徑的,哪怕是清廷官府素來是管控極其嚴格也同樣是杜絕不了走私。

    奈何,此刻聽了閩鐵二字,馮澄世卻當即是愣在了當場。神情寫滿了不可置信,口中念念有詞,亦皆係“不可能”的質疑,也不知道是大宗閩鐵入庫不可能啊,還是別的什麽讓他不敢相信。

    閩鐵,依舊主要供應著軍器局這個“吃鐵大戶”,這是毋庸置疑的。不過,廣東的製造局那邊,也並非是仰賴著福建的出產,哪怕福建的冶鐵業在明時確實是首屈一指的。

    瓊州府的昌化縣,早在半年前也勘測出了鐵礦的存在。而且根據探礦工匠的法,這處鐵礦的規模很可能比此地的銅礦還要大的。

    銅是鑄造貨幣的原材料,自然是要比鐵更加昂貴。不過,一旦聽聞了此事,負責管理本地事務的昌化副將蔡元就連忙下達命令,分出大部分苦力去開采鐵礦,力爭盡可能快的把鐵礦的產量提上去。

    命令下達,早已被訓得如奴隸般唯唯諾諾的綠營兵們不敢發出任何怨言來,在監工們的帶領下直奔著勘探出鐵礦的所在就開始了勞作。

    鐵礦從不斷從礦洞裏運出來,送到昌江之畔,自有那裏的水錐將其砸碎,然後在經過了分揀等工序,送到旁邊的碼頭裝船,順流而下,直接運到昌化縣這兩年建造起來的冶煉工坊之中。這些工坊,大多還是煉銅的,確定了鐵礦山的現實存在,蔡元在第一時間便下令營造冶鐵工坊,但也免不了鐵礦石的堆積。

    所幸的是,有了早前挖掘銅礦、處理銅礦石和煉銅的經驗積累,那些從潮州製造局到此的工匠們倒也是駕輕就熟,迅速的展開工作,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石碌出產的鐵料便裝船北上,經瓊州海峽一路向東,送往製造局在潮州的總部和最大型的韓江水力工坊。

    石碌本地,現階段還是以采礦為主,冶煉為輔,至於武器製造業則主要還是在潮州的製造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