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上)(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216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33

    三十個鎮,五萬四千戰兵憑陸路、水路對福建全省展開攻擊,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這是從隆武二年臘月鄭成功焚衣起兵、是從永曆元年四月陳凱登上南澳島、是永曆二年陳凱智取潮州、是永曆五年和永曆六年鄭成功鏖戰漳泉、是去歲和今年陳凱操盤清鄭議和,是這長達七年的積累,到了今時今日的總爆發!

    如此規模的大軍,自然要有巨額的糧草以及為大軍輔助的水師和輔兵共同參戰。陳凱這個坐鎮後方的責任巨大,不過他卻做得很是愜意,甚至是閑的發慌。

    他長期負責廣東戰場,閩南這邊鄭成功早有相應的文官、武將體係。糧草轉運,主要是走水路,由水師負責;輔兵方麵,原本是應該從漳泉兩府的百姓裏征用的,不過這半年來逃入兩府的百姓實在太過巨大,鄭成功已經分配好了部隊監押,用這些百姓來充當輔兵,順帶著將他們送回家鄉。如此一來,事情都由那些文官、武將們做了,陳凱每日就是在辦公地點一坐,如果出現了意外狀況的話就作出處置,僅此而已。

    陳凱在漳泉兩府,是負責大軍轉運,還不如是用以穩定軍心,使軍士不至擔心後路被抄。既然如此,他也樂得做好一尊大佛。

    各路大軍如期奔赴各線戰場,突然發動襲擊,當即便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不斷送回來的情報大多是某某鎮或某某營明軍攻陷了某一座堡寨或是縣城,如果用動畫進行演示的話,那麽在地圖上,幾條延伸出去的箭頭正在高歌猛進,將更多的行政區域染成大明的紅色。

    惠安縣,後提督王秀奇統四個鎮八千戰兵從此處出發,直奔興化府城。此人是鄭成功的親信軍官,升任提督前常年管戎旗鎮,這一次大軍齊出,雖他帶的兵力是最少的一支,但是對手卻一點兒也不弱。

    循著當初鍾厝之戰時金礪進攻的路線,王秀奇統領大軍直撲興化府城。所謂興化府,就是後世的莆田市,這個府有兩個縣,西麵的仙遊在木蘭溪的上遊,東麵的莆田縣則是府城所在,位於木蘭溪以北的延壽溪下遊。另外還有平海衛城和莆禧千戶所,位於該府的東南沿海。

    清軍為了防備泉州明軍在此駐紮了包括福建提標、福建左路鎮標、福建右路鎮標以及興化城守協在內的上萬大軍,甚至兵力比福州還要雄厚幾分。

    為此,王秀奇的大軍也不管那仙遊縣城,更不隻有衛所兵駐紮,缺乏自保能力的本地衛所,大軍直指興化府城。由於清軍兵力更為雄厚,陳凱以防萬一,又從漳州、泉州抽調了二十八星宿營中的八個營頭,加上王秀奇的八千戰兵,起碼在人數上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優勢。

    大軍就這麽撲了過去,哪知道等他們趕到時,這座府城已經是空城一座了,結果打聽一下才知道,合著是福州陷落的消息傳來,唯恐被明軍南北夾擊,這上萬的清軍竟不戰而逃,奔著延平府的方向一路狂奔,頭也不回。

    原本還好好的議和著呢,哪知道竟遭到了突然襲擊,連省會都丟了,清軍自然是喪膽。更何況,這半年來動不動就要出兵鎮壓本地抗捐抗稅的百姓,清軍各部早已是疲憊不堪,自知對上明軍這等養精蓄銳多時的大軍,更是不敢有半點兒與之對抗的打算。更何況,招撫銀實行一年,個個賺得滿盆滿缽,人一富貴了,若非有更大的富貴吊著,這等拚命的活計也就不太會願意去做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