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六章 布局(上)(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31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52

    堅定了這份心思,陳凱便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潮州府的公文,基本上都隻是報告,那裏有著完備的行政體係,從府衙、到縣衙、再到各坊巷村鎮的鄉老、裏正們,如同是人的神經網絡一般,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如果非要不足,那就是這等網絡的組織力與後世還是沒辦法相提並論的。

    同樣的,還有瓊州府那邊送來的。林察、杜輝、鄭省英、蔡元分別報告了瓊州沿海狀況、陸上防禦、民政以及石碌鐵礦的發展狀況。旁的事情還都是平平無奇,唯有鐵礦方麵,蔡元表示開采進度緩慢,而且還要麵臨著人員損失較大的困難,希望陳凱能夠酌情再發給一些俘虜。

    關於瓊州府的鐵礦資源,陳凱是記得有兩處很出名的,一處是石碌,另一處是哪卻記不清楚了。不過有印象的是,石碌的開采比較早,縣誌有記載,當地人也應該知道具體在哪裏,而另一處的開采時間較晚,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然而,這石碌鐵礦早是早,但是想要成規模卻不能容易。這兩年來,靠著人力開采和運輸,在那片老林子裏,哪怕是修建了一些水力機械,收益上也是遠低於預期。如潮州的製造局,那裏所需的鐵礦、鐵料資源也是主要來自於程鄉、興寧、長樂等地。從石碌那裏開采的,更多的還隻是一個補充而已。

    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伏在案上,就著燭火,翻來覆去的看過蔡元的報告,陳凱細細的思索著,但卻始終找不到一個頭緒來。既然如此,幹脆就直接將其放在一邊,先行處理其他的事情,隻當是換換腦子了。

    這兩處,都是經營有年的控製區,比較穩固,在這些年受到災人禍摧殘的程度也比較,稅賦等方麵都有著一個相對穩定的受益。這樣的例子,對於整個鄭氏集團還有漳州府和泉州府這兩處,都是恢複了兩三年的控製區。但是對於其他地方而言,卻並非是這麽回事了。

    “福州府缺糧、延平府缺糧、興化府缺糧、福寧州還特麽缺糧!”

    根據陳凱早前的建議,鄭成功擇人在漳州府、泉州府、乃至是潮州府收購了大量的番薯。其中一部分是用來果腹的,而更多的則是用來種植的。憑這等高產作物來填飽百姓的肚子,至於什麽脹氣之類的事情,暫且也就顧不上了,總要先把百姓成批餓死這個問題杜絕了再其他的。

    這個建議,應該會是行之有效的,因為這種作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傳到了閩粵兩省,在兩省都有種植,基本上已經解決了外來品種對本地水土環境的適應問題。但是,這裏麵的問題在於農作物是有生長周期的,種植和收獲都是有跡可循。甚至,由於福建一省的地理環境所致,就算是收獲了,也未必能夠滿足一省的需求,還是免不了要向外購糧。

    “漳泉兩府的府縣庫房已經竭盡全力了,鄭成功還在向大員、日本以及江浙等處購買和走私糧食。怕是,杯水車薪啊。”

    鄭成功在書信中要求陳凱從廣東,尤其是新近收複的府縣向福建運糧,好撐過這段時間。陳凱細細盤算,潮州府的糧食儲備,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去年最後幾個月的戰事當中。剩下的,陳凱早早就責成潮州府送往福建了,而瓊州府那邊,糧食產量不比潮州,庫存中也有不少在戰事期間運到了香港,具體還有多少,陳凱重新翻過了鄭省英的報告,將這些數字放進了草稿紙上,該如何去做,也就分明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