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九章 揭盅(下)(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373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1:58

    進入五月,廣州收複也已經將近半年了。半年的時間,清軍沒有任何反攻的動作,明軍在廣州、肇慶、惠州等地亦是收複多處地方。旁的地方不,隻是這廣東地麵兒上,明軍控製越久,人心就越加安定,對於清軍反攻的擔憂也就越來越低。

    廣州城,最近的幾個月裏,大批的百姓回到城中。他們都是原本就居住於廣州城的,此舉對他們而言便是真正的回家了,除了那些不可逆轉的,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四年前,回到了清軍屠城之前。隻是這四年的時間卻從不會被遺忘,無論是感動、悔恨、慶幸、失落,亦或是那些關於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將會銘記在心中。

    城內的坊巷在漸漸的填充起來,隨著潮州、中左所那邊最後的一批百姓回到家中,南海、番禺兩縣的衙門開始給那些依舊空無一人的房舍、店鋪、宅院貼上封條。而那些所在的主人,其中的絕大多數估計也已經在當年的那場慘屠之中遇難了。

    河南島上的甄別已經結束了,流落在外的百姓大多是回了城,剩下的本地的府縣衙門就可以解決,也用不著那麽勞師動眾。

    甄別結束那,本地的府縣衙門也點出了一個數據,並且交到了暫時負責廣州事務的金維新那裏,根據他們的計算,這幾個月裏回到城內的百姓大概是有十九萬餘人,其中十一萬是來自於潮州和中左所,一萬是來自於陳奇策的上下川島。而剩下的七萬來人,他們則都是在陳凱開城後從河南島自行逃生的,所以沒能登上南下香港的海船。

    按照當時的估量,當夜裏逃出來的肯定不止是這些,大概還有個三萬到六萬人的餘量。這些人,有的或許還不知道陳凱的重返故土政策,有的或許是知道了,但卻一時間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成行,還有的大概是在這幾年裏已經離開了,永遠的離開了。

    但是無論如何,當年逃出生的絕大多數百姓都已經回到了那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很多更是重新做起了曾經的舊生計,更有些甚至還是跟著那時候的老東家做事情,好像從未改變過似的。

    城內的百姓在最初的不適應過後便迅速的適應了過來,此間依舊是以商業、手工業以及服務業作為基礎,百姓們也多是日出而起,趕去各處的商鋪、工坊以及其他的酒肆、客棧之類的地方上工,到了下午,又各自返回家中,和家人一起享用著晚餐。唯獨是這城裏麵的夜生活,由於依舊是李定國的大軍在控製著城池,以及百姓回返的事情剛剛告一段落,宵禁上麵一時間還沒有來得及放開,使得很多工作的所在還是隻能呆板的“早九晚五”,什麽中班、夜班的很是少見。

    玉華坊入口的一戶人家,他們家世代做著手工業工匠的營生的,素來都是在不遠的一處印書作坊裏上工,與東家相處了近三代人了,算得上是工坊裏的老資格了。

    這處作坊,不光是印刷圖書,同時也做著造紙的活計,東家還算厚道,對於下人、工匠們也不怎麽克扣工錢,就是平日裏幹活兒時盯得很嚴格,其中也不乏有為了書籍、紙張的質量的緣故。至於其他的,隻要工錢給足了,大夥兒也不太在意這個。

    勞作了一日,下值了,家裏的兩個男丁回到家中,媳婦和兒媳已經把飯食做好了,隻等著他們回來就可以直接用飯。飯菜算不得豐盛,都是家常的菜。今是兒子的生日,也就是媳婦的母難日,兒媳婦專門去了趟城南碼頭那邊,買了條魚回來,免得被那些進城的魚販子再價格上騎一手,至此,一道聞著就覺著清香可口的清蒸魚便擺在了桌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