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195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05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衝積平原,附近並沒有得過去的鐵礦資源。至於能源方麵使用的是以木炭、竹炭為主,而非是煤炭。

    工業化鋼鐵基地選址,一般來是要臨近鐵礦或煤礦產地且交通便利的所在。如美國的“世界鋼都”匹茲堡,那裏儲量超過600億噸的蘇必利爾鐵礦和世界最大的煤田阿巴拉契亞煤田皆在附近。交通上更是位於俄亥俄河口,內河交通便利發達。再如德國的魯爾區,那裏的煤田儲量高達190億噸,煤質好,煤種全,品位高,為優質硬煤田,且露煤礦豐富,開采便利。再加上萊茵河的強大運力,即便是鐵礦需要從法國的洛林以及南斯拉夫、瑞典等地輸入,也同樣不影響其引領德國在大戰前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重工業強國。

    這些都是世界史上比較成功的案例,不成功的也有,比如陳凱早前在規劃瓊州石碌鐵礦時曾經用來作為反麵典型的清末漢陽鋼鐵廠,那裏距離鐵礦和煤礦的產地都很遠,唯一能夠依仗的就是便捷的內河航運運力。

    不過,以著陳凱所見,假設湖北的省會並不在武漢那等航運便捷的所在,哪怕隻是在一處內河航運運力不足以支撐大規模鐵礦、煤礦運輸,甚至是根本就沒有可以利用的水道的所在,就憑那位清末官場三屠之一的屠財之名,也一定會把鋼鐵廠建在那裏。因為對於張之洞那種清流封疆而言,可以不圖財,但是政績卻是一定要的!

    正是因為這麽個反麵典型,陳凱在規劃石碌鐵礦的時候就選擇了直接在石碌建廠。奈何,沒有親自去考察過,果然還是被習慣性思維給坑了,那裏如今還是深山老林子似的所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可是收效上卻並不怎麽能看得過去。以至於,等到前段時間,陳凱便重新將開采方向恢複為了銅礦,而非是鐵礦——前者更加便於開采是其一,而更重要的在於銅是可以鑄造貨幣的,在收益上還是可以更好看些。

    一邊開采銅礦,一邊建設基礎設施,砍伐的木頭和竹子用來燒炭,然後連同使用水錐碾碎的銅礦石一起順著水流運到下遊的昌化縣冶煉廠去冶煉。

    石碌鐵礦重新變成了銅礦,陳凱也是無可奈何。缺乏工業化的基建設備是那裏始終入不敷出的最大關竅所在,至於什麽當地的土著黎民,都已經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了。如今這般,或許才是當前這個生產力水平所更加合適的方式了。

    言歸正傳,佛山那裏,用後世工業化大生產時代的選址標準是不合適的。但是,於今而言,一個手工業時代,一個水力機械剛剛開始興起的地區,這樣的生產力水平也遠遠無法與使用蒸汽機來提供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時代所比擬,陳凱也從來沒有打算用17世紀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水平締造19世紀的工業神話。如此一想,佛山這裏反倒是一個當代廣東非常之適宜作為鋼鐵生產基地的所在。

    “這世上,隻有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佛山的粗鐵料主要來自於羅定州和粵北,鐵礦開采出來,使用那裏的石灰石進行粗加工,然後利用西江和北江的水運能力送抵佛山進行精加工。至於木炭、竹炭,廣西的順流而下,以及廣東南部的森林,都是這等能源的來源所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