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四章 明修棧道(上)(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524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11

    昨晚上一朋友心情不好,筆者被叫出去喝酒。沒更新,也沒請假,實在抱歉。

    ………………

    永曆九年七月,在陳凱經惠州府西北部強勢插入韶州府,並奪取韶州府城,重新確立了明清兩軍沿梅嶺對峙的戰局過後,西寧王李定國便在督師大學士郭之奇的輔佐下親率大軍西進。

    大軍自廣州府城出發,經三水、高要、德慶州、封開等地,沿著西江溯流而上,直撲廣西東部門戶所在的梧州府城。

    西江是廣東與廣西兩省之間交通最為繁忙的水道路線,梧州則更是兩省間的鎖鑰之地。永曆七年李定國自湖廣南下曾一度占據梧州府城,但是隨著肇慶兵敗,大軍退入廣西腹地,那裏就再一次被定南藩的左翼總兵馬雄重新控製。待到去年,李定國在陳凱的配合下奪取廣東一省,但是起初也是從廣西南部經廣東的高連雷三府殺入的,於那裏即便是戰後的風卷殘雲也沒有能夠順勢拿下。

    這一遭,卻是經過了長達半年的休整後的雷霆萬鈞之勢。大軍一旦抵近梧州府城,很快就得到了定南藩左翼總兵馬雄率部轉進桂林的消息,而留守的綠營兵在陳凱支援的炮隊的狂轟濫炸之下也沒能堅持太久。部分綠營兵逃亡桂林,其餘的則直接開城投降。

    占據了梧州府城,尚且控製在明軍手中的柳州、南寧、潯州等府縣便可以通過鬱江、黔江、柳江等河流與西江連通,兩省的交通便徹底連成了一線。

    接下來,明軍沿漓江北上,逐步驅逐清軍在平樂府的勢力。到了十一月的時候,大軍經平樂府城,直撲桂林府與之毗鄰的陽朔縣城,重新進入桂林府的地界。

    這已經不是李定國第一次展開對桂林府的攻勢了,永曆六年的桂林大捷,永曆七年在肇慶兵敗後他也曾展開過一次對桂林府城的攻勢,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到底,明軍的工程手段到了今時今日比之清軍還大有不如。起碼清軍征戰多年,繳獲了大批的紅夷炮,組建的攻城炮隊一度轟塌過諸如揚州、廣州在內的堅城,而明軍現階段的主力已經變成了曾經的流寇和海盜——流寇玩慣了的是蟻附攻城,反正人命不值錢;而海盜雖有火炮,基本上都是慣常了打海戰的,陸戰上麵無論是炮轟,還是放崩法,亦或是蟻附攻城都顯得特別的業餘。

    陳凱吸取了鄭成功進攻長泰縣城和漳州府城的教訓,對放崩法加以調整,並實現了熟練掌握,於新會一戰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早前在第二次陸豐棱堡保衛戰中繳獲的大量紅夷炮也因而組建了炮隊,進一步的增強了明軍的攻城能力。

    但是,這樣的增強並不是全部明軍都得到了增強。陳凱將放崩法的秘訣教給了李定國和鄭成功,而紅夷炮隊現階段也隻是借給了李定國,而且在梧州之戰後便重新歸隊。到底,真正得到提升的還僅僅是李定國和鄭成功,而現階段攻城能力最強的陳凱所部兵馬則依舊坐鎮廣東,原地不動。

    自從李定國大軍抵近梧州府城以來,廣西清軍便是一個風聲鶴唳。其實,由於廣東兩派集團政治鬥爭明朗化,廣西、南贛以及湖廣南部的長沙幕府都先後得到了消息,確定了李定國即將出征的軍事情報,無非缺的是攻向何處罷了。

    對此,洪承疇的應對時讓南贛和廣西的清軍嚴防死守,而他率領西南經標作為機動部隊,隨時馳援。

    接下來,南贛先行遭逢攻擊,但攻擊那裏的明軍卻並不是李定國,而是陳凱。將心比心,洪承疇很快就弄明白了陳凱的思路,並沒有直接派出援軍,因為他很清楚陳凱不會過於深入,而他即便是派出了援軍,從長沙入袁州府再行南下,等到了戰事也早已結束了,反倒是更有可能把李定國的主力引過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經過了多年的征戰,尤其是永曆六年明軍的大反攻,清廷在湖廣的統治危如累卵。洪承疇是受命於危難之際,接下來的自然是一個攔到了不能再爛的攤子。隨著他的努力,湖廣戰局在不斷的轉好,可是廣東和福建卻率先崩盤了,這無疑使得他要顧全的方麵更大了許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