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七章 暗度陳倉(上)(1/3)

作者:張維卿字數:1127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12

    短短的九個字,陳凱帶給這雙君臣的震撼卻如同是雷暴驚於耳畔,當即就將他們震得是一個目瞪口呆。

    按照李定國一路上與郭之奇之間的密議,一旦迎駕成功,他們便立刻返回廣西。子行在設於柳州府、於南寧府、於梧州府,皆可。屆時,李定國統廣西之軍,與各部配合,一邊抗衡、統戰孫可望及其部將,一邊北上蠶食清廷的控製區,同時還可以得到鄭氏集團的援助和側翼的保護,可謂是一舉三得。

    起來,這也是李定國最初的打算。這個最初二字甚至能夠前溯到永曆六年年底的時候,那時候他被孫可望排擠而南下廣西,進而啟程進攻肇慶,同時聯絡鄭成功以為奧援,就正是有這麽回事。

    長久的信念和部署,今時今日,換來了當下的成果。原本,李定國以為陳凱與他是一般想法的,畢竟到了廣西子的安全才更加能夠得到保障。甚至,如果有一他真的扛不住清軍和秦藩的夾攻,那麽子也可以進一步的退入廣東、福建,繼續將中興大明的事業做下去。

    這,無疑對鄭氏集團也是有著裨益的。當然,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有利有弊的,但他還是堅信如此是利大於弊的。然而到了這份錦囊真的被打開之後,展現在他麵前的大局觀卻又是另外一重境界的了。

    “如果退避廣西,得到更多臂助是自然的,也是最穩妥的方略。但是,接下來的形勢將會是占據雲貴的秦王府和兩廣、福建的王師作實質性對抗。到時候,原本西營的老兄弟們也會同仇敵愾,視我為叛徒,雲貴的事情就更難解決了。”

    “可若是進取雲南,那就變成了關起門來的家務事,不牽扯到西營以外的王師,西營內部眾將也無非是在扶明和自立這兩條路上選一個罷了,而非是涉及到西營安危。內部爭衡,對於兩廣和福建戰局的影響也會更。況且,那裏迄今為止僅僅爆發過一場沙定洲之亂,經營已近九年,比之大木和竟成經營潮州還早上一年。此消彼長,反倒是更容易徹底解決孫可望和秦王府的問題。”

    兩個計劃開始在李定國的腦海中對抗,他並非是能夠輕易為所動的人,若非有著堅定的意誌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可是此一番,每一次的對抗、撞擊,其結果都是後者越加的強大,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無論是抗清的大勢,還是內部的爭鬥,陳凱的計劃怎麽看都比他們此前設想過的要更加合理。唯獨是一點,如果真的那樣做的話,永曆皇帝可能就會置身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這,無疑是李定國最需要考量的問題。可是最大的難題在於,這根本就沒有兩全之法,因為如果沒有永曆皇帝在,他即便是深入雲南,也很難奪占那個省,唯有皇權的加持,才能獲取更多的支持。若是永曆皇帝一行返回廣西,他獨自率軍進入雲南的話,稍有不慎就會是一個頓兵城下,而後遭受兩麵夾擊的下場。

    這麵大旗是從來不能倒的,於此一點,他是最為堅定的。可是之所以不能倒,實在是因為這麵大旗的作用之大,實在是團結一應勢力以對抗清廷的一大關鍵。如今,更是需要大明兩百多年的積威來分化瓦解孫可望的秦王府,哪怕是這份積威已經剩不下太多的情況了。

    問題回到了原點,李定國抬起頭來,看向麵前的這位子。他知道,這從來不是一個多麽堅強的君王,性子軟弱,膽量欠缺,本能該是會選擇一處安全的所在吧。

    思來想去,李定國還是決定將選擇權交托在這位子手上。原因無他,這是他作為臣屬的地位,也是君王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哪怕是李定國從來不明白權利和義務之類的概念,但卻依舊是依稀覺得該當如此。

    此間,安龍千戶所的大堂,也是永曆朝廷在安龍府行在的大殿之上,前後兩個計劃,李定國娓娓道來,將其中利弊盡數做出了分析。話,一句一句的出口來,隻見得,麵前的子神色時而驚恐、時而激動,麵色由紅轉白,由白轉紅,如此往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