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1/3)

作者:張維卿字數:10800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17

    永曆十年正月二十四,廣東韶州府英德縣。

    縣城左近的村鎮已經被明軍清空了,起初,黃興是準備將這些百姓們收斂回城,用以充當民夫,他也確實是這麽做的。奈何,隨後他很快卻發現入城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就幹脆將這些百姓又送往滃溪上遊的翁源縣地界。

    轉移人口、搜羅物資、破壞官道和碼頭、填埋水井,堅壁清野的工作黃興從一旦得到消息就立刻開始做了起來。隻可惜,大戰在即,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城池的加固,以及城守設施的修繕和新立就更是讓他撓頭不已。等到清軍迅速趕來,探馬已經逼近城池的時候,這些工作依舊沒有能夠來得及做完。

    城牆的加固還在繼續,但是時間顯然已經不夠用了。清軍大舉南下,是借助於湟水的水道,唯獨是萬餘大軍,連州和沿途的陽山實在湊不出太多的船隻來,才會導致大軍臨城的時間推移到了今時今日。

    洪承疇是臨時起意,更是隨機應變,就像是陳凱在廣西空虛的情況下逆向思維,不去救援廣西,反倒是集中優勢力量猛攻洪承疇所必守的南贛地區一樣,洪承疇也同樣選擇了經連州三縣進取北江水道這條生命線的重要節點英德縣。但是於連州三縣的清廷官吏、地方勢力而言,就全然是措手不及,一如即將麵臨圍城之困的黃興那般。

    遊騎出沒,馬寶趕在洪承疇的大軍抵達洸口前總算是搶先一步進了城。不過,搶先的也僅僅是一步罷了。

    英德縣城內的三將迅速的明確了戰守權責,清軍那邊也很快就抵近城下。洸口,位於英德縣城稍下遊一些,清軍是順流而下,直薄城南。如此,英德縣城與北江下遊的清遠、三水、廣州等處的聯絡就立刻被清軍橫加阻斷。除非,繞一道圈子,走翁源縣而抵,或許還有些許聯絡上的可能。

    清軍一旦抵達,當即便圍困了城南和城西。東麵是毗鄰湞水,如此一來,依舊是圍三缺一,隻是並不似那麽結結實實罷了。

    大軍臨城,洪承疇的大旗很快就在城西露了麵兒,於那萬軍之中亦是頗為乍眼。那麵繡著大大的洪字的旗幟迎風招展,昭示著旗幟主人的身份和過往。

    站在城頭上,福建人黃興不由得咽了口唾沫。哪怕陝西人馬寶是崇禎十六年才加入大順軍的,並沒有真正與那洪屠夫對戰過,但是多年來在大順軍、在李成棟的麾下,洪承疇的赫赫聲威卻是最沒少聽過的。此間,反倒是實力最為弱的廣東人王翰似乎受到的影響還更一些,亦不知是無知者無畏,還是他對於北麵必將趕回來的另一位以多智、善戰著稱的文官有著更大的信心。

    “撫軍老大人不日即返,守住城池,人人有賞!”

    振奮士氣的手段使出來,卻總顯得是有幾分的心虛在裏麵。值此時,清軍的煌煌大陣之中,一騎快馬飛奔而至,大聲呼喝著勸降的詞句,其趾高氣昂,半年前同樣是在這英德城下勒令守城清軍投降的明軍騎士哪怕是有著陳凱那樣囂張的質問加持,也隻得是落了一個甘拜下風。

    勸降的喝令居高臨下的蔑視過了一番,城頭上無有半點兒反應,那清軍騎士一夾馬腹,同時輕勒韁繩,胯下的戰馬便踏著輕巧的步子調轉了一個方向,而那清軍騎士更是輕扭狼腰,便換了另一側的身子重新麵向那英德縣城。

    就好像是儀式似的,戰馬調過了頭便重新站定,騎士便再一次將那些勸降的囂張話語以著更加居高臨下的氣勢掃向城頭的明軍。

    英德縣城初建時高一丈三尺,約莫是四米三的樣子。崇禎十一年,知縣吳永澄重修城池,順勢對其進行了加高,如今已是五米開外。算上城頭的明軍的身高,聲如耳膜的高度便已有六七米的樣子了,奈何在那清軍的囂張氣焰之下,竟好像騎在戰馬上約莫隻有兩米的並非是城外的騎士,反倒是這些城頭上的守軍,不仰望不足以直麵對手的龐大氣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