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353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20

    自永曆九年年底以來,不過消停了不到一年而已,明清之間的戰事就在廣西、福建、南贛、廣東四地頻繁上演,其烈度雖不及永曆八年明軍針對廣東、福建兩省的大反攻,但是影響的區域、輻射的範圍以及雙方投入的兵力、資源等方麵上,卻是一點兒不遜色於前者。

    至此時,福建的戰事已經以明軍的大獲全勝而告一段落,但是在餘下的桂東、粵北以及南贛戰場上,明清兩軍之間的戰事依舊未有絲毫歇兵罷戰的跡象,反倒是愈加的劇烈起來了。

    南麵的贛州府城,戰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在吉安府,官府、民間的緊張氣氛隨著明軍的步步進逼也在不斷加劇。

    一如明軍圍攻汀州府城時的瑞金縣那般,贛州府城即將麵臨明軍的合圍態勢,吉安府那裏的糧草、軍需也在不斷的經贛江航道往贛州府城那裏發運。這兩個府雖都是江西地麵兒,不過卻隸屬於不同的巡撫衙門管轄,與汀州府和瑞金縣那般正是一個恰恰相反。

    然而,到了現在這個份上,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一旦明軍攻破贛州府城,那麽下一個就是吉安府了。甚至,沿著贛江航道和鄱陽湖,明軍完全可以一路順流而下,經吉安府、臨江府、南昌府、南康府、九江府直插長江中遊,就像是串糖葫蘆似的,直接將江西一省打一個對穿出來!

    贛州府城無疑是這一路上最為難啃的所在了,單單是南明以降,金聲桓和李成棟就都已經用身家性命和國家命運來證明了那裏的恐怖。

    吉安府的倉儲在不斷的發運,為的就是能夠讓贛州府城堅持得更久一些。官府如是奔忙,本地的綠營亦是如臨大敵,有的軍官認為該當增援贛州府城的,有的軍官以為那裏是贛州府的事情,他們隻要守住了臨近贛州府的萬安、龍泉二縣就夠了,講的是一個禦敵於於府門之外。還有的軍官則表示,一旦贛州府城淪陷,那麽外圍的萬安、龍泉乃至是泰和等縣在明軍的兵鋒之下完全是一個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命運。

    最後麵的那一派軍官是主流意見,其中樂觀者表示還是應該固守府城,以待南昌,乃至是更遙遠的援軍;而悲觀的那一群則表示一旦有失,不如放棄吉安府,直接逃到南昌再,甚至現在最好就該把行囊準備好了,省得到時候抓瞎……

    官府、綠營都忙得不可開交,本地的百姓在他們的催逼之下不得不忙碌了起來。憂心忡忡者有之,這是最正常的——畢竟這兵凶戰危,損兵折將或許還隻是個數字,而在戰爭中民間的損失,如果不是過於巨大的,往往連個數字都寫不進史書裏麵,隻有尋常百姓在默默承擔罷了。

    除此之外,從來是定位決定取向,介於官府和尋常百姓之間,儒家士大夫階層可謂是進則為官、退則為紳,他們作為知識階層、官僚預備隊以及基層實力派的存在,比之官府、綠營以及尋常百姓往往也存在著更加複雜的心思。

    從總體而言,吉安府的士紳更加傾向於不參與明清之間這場越看下去就越沒有辦法得出結論的戰爭。這並非是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在感性上的決定,實在是這些年江西抗清運動風起雲湧,士紳階級出力良多。

    甚至可以,江西的抗清運動高潮階段是為金聲桓、王得仁反正,但是拋開這些,卻幾乎全然是一場由江西士紳主導的。江西總督揭重熙、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傅鼎銓、定南侯曹大鎬之流皆是江西本地士紳的代表人物,這裏尤其是揭重熙,基本上可以算是整個江西抗清運動期間除了金聲桓以外實際上的主導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