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三章 落子無悔(八)(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09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22

    南贛地區連接數省之地,同時也是重兵駐防賴以協防各省的軍事要地。贛州府城是南贛地區的心髒,就像是廣州之於廣東、福州之於福建那般。

    明軍早前的一係列攻勢,從東和南兩個方向向贛州府城合圍,外圍的汀州府、南雄府、南安府皆已落入明軍的掌控之中,如今贛州府城即下,整個南贛地區也就隻剩下了一個郴州府尚在清廷之手,僅此而已。

    那裏的戰略意義遠遠低於南昌,陳凱也沒有如劉文秀在保寧之戰中表現出的那等強迫症,此間一旦拿下了贛州府城,接下來的目標自然而然的就是在南昌和洪承疇之間二選其一。

    “如果,兩個我都想要的話呢?”

    深夜,贛州府城已然抵定了下來,明軍完成了對城內清軍餘孽的清剿工作,官員們逃亡的同時,本地的吏員們也毫不猶豫的改換了門庭,將張榜安民的工作做得是一個盡心竭力,唯恐會惹得陳凱不悅,叫那些甲士將他們砍成一地的碎塊兒。

    出於對力量的畏懼使得他們已經沒有那個腦容量去思考他們配不配髒了鐵人軍的斬馬刀,不過瞅著他們當下的賣力勁兒,誰也不會拿這個嘲笑他們,就像是他們也不會把這份擔憂付諸於口是一樣的。

    一戰功成,此間明軍在贛州已經是一個大勢所趨。這其中,自不乏贛州地會的上下運作,使得明軍西進、北上兩個集團的兩萬餘戰兵,外加上大量的輔兵對於糧草的需求,即便是需要穿越閩西的山巒、需要麵臨清軍幹擾粵北航運、需要千裏饋糧的多重困境,憑借著互助會的倉儲也可以實現有效的補充,而非是陷入那等“士不可一日再食”的窘困。

    “互助會提供的糧草、民夫,這些日後都會在減免稅賦、徭役上進行補貼,本官是不會讓義民吃虧的。”

    “先生的訓示,學生自當傳達下去,好叫贛州士紳、百姓知曉,哪邊兒才是真正可以值得依靠、信賴的。”

    地會的成員還在各縣為戰事的後勤工作忙碌,隨軍的陶潛陳凱在返回贛州前線時已經見過了,到了現在,贛州府城抵定,很多事情就可以攤在明麵兒上了。當然,地會的存在陳凱還是打算戰事告一段落之後專門與鄭成功麵談,因為這裏麵很多東西是光憑著書信文字很難得清楚的。

    依舊是在打著官腔兒,不過黃山那邊倒也知道,陳凱培訓了一批江西士紳回到家鄉潛伏,並積蓄力量,陶潛就是其中的一個。而這些人也在發展其他誌同道合的人物,這一次的戰事就產生了極大的裨益。

    談過了這些,陳凱又談及了一些其他的事項。現在已經不是此前了,贛州府收複,這裏便不再是清廷的控製區,潛伏工作完畢,下一階段的工作就轉變為協助本地官府恢複民生,積蓄更大的力量之類的事項。這些工作,比之潛伏、爆發要更加安全,但是忙碌卻更勝一籌。

    “那些義士,本官在與國姓會麵之後自會酌情安排。”

    封官許願,黃山早前就已經做過了。不過,其他的士紳還好,地會的會員對此其實大多並不是很放在心上,因為這些陳凱早前都有暗示過,暗示收複失地之後他們需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為國為民什麽的。地會自身有組織,也有了一些基礎的信仰,比如反清複明,再加上陳凱自身的威望,尤其是這一戰之後,斬殺上千滿洲八旗的赫赫戰功,地會的會員們自然是更加堅定了在這一組織內發展,就著組織必將越做越強的東風下,在達成會社階段性目的的同時,實現一些個人的願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