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七章 謎局(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2684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23

    南下救援的大軍過了梅嶺一線的陸路就轉為了順流而下,路過英德縣,陳凱也並沒有作什麽停留,而是直奔著清遠縣城那裏。因為,周全斌是第一個發現清軍異動的,這段時間以來對於清軍情況的調查也始終沒有停止過,陳凱必須在第一時間將這些情報匯總到計劃之中,才能對接下來的行止有所裨益。

    陳凱在清遠縣的碼頭下了船,大軍卻繼續向南行駛,趕往三水縣那裏。周全斌早已在碼頭等候,陳凱深知此間正是爭分奪秒的時候,直接拉著周全斌進了碼頭的一個商鋪,將鋪麵裏的所有人直接轟了出去,便直接向周全斌問詢起了當前的狀況。

    此前的報急當中,周全斌提及了四會縣城為清軍主動棄守,以及清軍是從廣寧縣方向而來的事情。此間大軍一股腦兒的繼續南下,就是得益於這份情報。但是具體的細節,報急中就沒辦法寫得太過詳細,隻能到了此間才可以詳加了解。

    接下來,周全斌將他所探查到的清軍情狀娓娓道來,諸如清軍以騎兵突襲、騙取縣城,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另外的,清軍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之中有著很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情況,周全斌也將他探查到的情況以及他自身的分析向陳凱坦明。

    “此番,邦憲處置穩妥、得當,吾心甚慰,好做。”

    拍了拍周全斌的肩膀,陳凱給予了一個鼓勵性的笑容。不過,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陳凱卻並沒有打算讓周全斌參加,因為洪承疇確實退走了,可問題在於那條老狐狸會否來一個去而複返,這是他很沒有把握的。哪怕,南贛的戰局已然抵定,可是知道那家夥到底還有沒有其他花招。

    英德縣和清遠縣的布防照舊,隻當是以不變應萬變了。陳凱重新登上了艦船,順流而下,抵達三水時大軍已然越過了此間,向著肇慶府城那邊進發。

    這,並非是陳凱的授意,而是柯宸樞的臨時決斷。抵達三水縣城,陳凱第一時間就拿到了柯宸樞的書信,同時還有一隊清軍騎兵,外加上藏在那為首軍官懷中的報捷文書。上麵很清楚的提及了清軍攻破梧州府城,以及連城璧和高文貴這一雙文武大員殉國的消息。

    梧州府城的重新淪陷,這一點上陳凱並不意外,因為這座兩廣鎖鑰實在是兵家必爭之要地,明軍兩軍在此間你爭我奪了已經很多次了,據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次數太多了,就連當地百姓都已經習慣性的留辮子了——明軍有隆武皇帝的舊例在,所以不在乎百姓的發型,可是對於清軍開始卻是頭和發要二選一的。另外,他們甚至還會在家中偷偷準備兩套衣服,一套漢服、一套馬褂,哪家占了城池,他們就換上哪家的衣服,以免因這類的事情丟了性命。

    多年來的情狀如斯,人皆有求生之心,本也無可厚非。可問題在於,這一次高文貴和連城璧卻殉國了,陳凱與高文貴之間的交集不甚多,更多的還是考慮到李定國那裏的感官。倒是這連城璧,多年來其實雙方頗有些齷齪,很不愉快。但是總的起來,雙方對對方的下絆子也始終保持在不會影響到國事大局的程度,並不似何騰蛟之流那般,在明末的文官裏已經算得上良心之輩了。

    這樣的人物突然殉國了,於地緣政治而言,肇慶府北部地區就算是陷入到一個群龍無首的局麵,他便可以順勢入主。甚至,就連名義洪承疇都替他安排好了,一個防範廣西清軍就足夠服所有人了。可是,這個隻是偶爾豬一下,平日裏還算比較正常的隊友沒了,接下來會否碰上更豬的,就很難了。更何況,洪承疇可從來不是個助人為樂的好人,照著陳凱和周全斌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圈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