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章 期限(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1282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33

    詩會如期進行,如期結束,隻是從第一的後半段開始,周培公的心思就已經不在向洪承疇、向清廷獻媚的吟詩作賦上麵了。

    那,本也不是他特別擅長的東西,此間的心思全然不在了這裏,將路上做的那幾首拿出來應付應付差事,把這關糊弄過去也就罷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下有了新的可能,新鮮感本能的便驅使著他將心思都放在了這上麵——聽著旁人的談論,乃至是討論,尤其是到了後來,就連他們這些從鄖陽巡撫衙門處得到的參加詩會機會的同伴們也開始了“批判性”的討論,對陳凱擅改祖製的惡劣行為表達了極大的“不滿”,直恨不得立刻就飛到廣州城,指著陳凱的鼻子,大聲質問其人打算什麽時候在湖廣也把谘議局開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周培公自己看出來的,旁人是否真的如是想得,他是沒有辦法確定他是不是揣度錯了的,更不能確認這是不是源於他的主觀臆想。但是起碼從本心上,讀聖賢書考科舉的門路,他自問不是那塊料,而給大人物做幕僚的,他也不敢有那個慧眼。這,無疑是多了一條上升的道路,而且知道得越早,理論上機會也就越多些的。

    帶著這樣的心思,周培公一邊聽、一邊想,三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於是乎,等待結束的日子,與眾人一起向代表洪承疇的湖廣左布政使,也是長沙幕府的大管家黃誌遴依依惜別之後,他們各自便懷揣著新近知曉的見聞返回到了各自的家鄉去了。

    這,是不是一次團結的大會,是不是一次勝利的大會,沒有人能夠一口咬定下來,但是無疑的,這是一次展望未來的大會。起碼,在這一點上,比之以往的詩會都是顯得更加有新鮮感的。

    順治十四年年初的長沙詩會結束,湖廣的士紳、儒生們貢獻了大量的詩詞歌賦,詠歎了山川秀美、盛況喜人、乃至是為清廷和清軍歌功頌德,為湖廣的文事做了一回錦上添花。

    隻可惜,作為召集人的洪承疇這一遭卻並不怎麽開心。至於原因,很簡單,亦是因為那個谘議局的勞什子。因為,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這個乍看上去還沒怎麽顯山露水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麽玩意兒,甚至可以預期到這東西到底會造成何種影響,而這些影響顯然就沒有一個是對他有利的。

    “怪不得陳凱那廝要搞互助會,從一開始他就已經在準備這一手了!”

    在湖廣的士紳們麵前,洪承疇總是麵露笑意,對士紳的配合以為加賞,同時也是對那些後學之輩的上進而表示讚許。這是他作為一個久曆官場的高級文官在詩會這種士大夫階層的活動之中最適合的表現,更是當下形勢和他的一貫作風之下最應該的表現。但是,到了人後,在隻有他和黃誌遴的場合之下,他猶如是困獸般的壓抑、怨怒便不可避免的表露了出來。

    類似的狀況,黃誌遴已經見得不止一次了,可問題在於他所見的每一次似乎都是與那個叫做陳凱的家夥有關係。尤其是這一次,哪怕是不能如洪承疇那般一眼便看明白了這其中的本質,但卻同樣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威脅。對於洪承疇的這般作態,他亦是深有同感,將心比心,如果是他坐在洪承疇的位置上,十有八九是要歇斯底裏了起來,未必能夠做到洪承疇在人前的那般風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