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158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35

    數日後,順德縣城之中,一家不甚起眼的押運行在城北的拱北門不遠處的一條巷子裏正式掛上招牌。

    這押運行,做的自然是押運的營生。在明時,這一類的營生一般都是打行在做。然而,這個押運行也不當街掛牌營業,更沒有掛上繪著拳頭的招牌、幌子,牌匾上隻寫著東風押運四字而已,顯得格外的不倫不類。

    順德縣城裏麵原本是有打行的,奈何戰亂頻仍,漸漸地也就消失了。城裏麵的青皮遊手們見得這邊有“打行”開業,連忙趕去瞧瞧熱鬧,還有一些更是打算就此重新就業的。奈何,這東風押運不光是名字怪,作風也怪,對於送上門的人才是一個不要的,怎是一個不像話了得。

    有些青皮遊手起了性子,便要鬧上一番,豈料沒等裏麵的賬房、工們話,本縣的捕頭卻突然冒了出來,直接將他們轟了出去。並且私下裏讓人知會這些青皮遊手們,是東風押運不是他們招惹得起的,還想繼續在順德縣廝混,就別去招惹雲雲。

    類似的話,上一個被如是評價的還是順德絲織工坊,在順德哪怕是稚子也知道那背後站著的可是廣東巡撫,本省的封疆大吏。於是乎,知道了輕重,這些家夥亦甚是乖覺了起來——反正,這東風押運也無有半點兒動靜。

    幾乎就在同時,順德縣軍方高調表示要保護商民安全,嚴厲打擊土匪、河盜,並且在發出通告的同時就直接派軍剿滅了一支從外縣流傳而來的河盜,並且將繳獲的被劫貨物歸還了原主,當即便得到了本省百姓的大加好評。

    順德的絲綢產業已經跨入了正軌,猶如是烈火烹油,勢必會引來覬覦的目光。相較之下,瓊州那邊的棉布生產在去年算是正式有了第一年的完整生產,從收購土地、雇傭棉農、種植棉花,到收購棉花、軋棉彈麵、織布紡線以及印染,全套的流程走過來,對於這些涉足棉布生產的會員們不可謂不是一種寶貴的經驗。

    若是按照順德的成功先例,到了今年就可以收購更多的土地、雇傭更多的棉農、建造更多的機械、擴建更大的廠房,將生產規模繼續擴大!

    距離工業革命爆發尚有百年的時間,東西方貿易,尤其是中國生產的布匹、瓷器、茶葉之類的貨物,隻要生產出來就不需要發愁賣家。不少南洋來的海商早已聚集在了海南府城那裏,等待著粵海商業同盟在瓊州的統一定價。

    這其中,亦是不乏有陳元良的身影。前幾年他家主要是跑南洋到香港的航線,直到去年在香港訂購絲綢的時候,得知瓊州這邊在大力發展棉紡,正好回到南洋時,得知另外一邊的合作夥伴也有棉布收購的意向,他便徑直的跑了這一遭。

    從當年陳凱收複香港,開始了對廣州的貿易封鎖開始,陳元良與廣東貿易商社已經打了多年的交道了。於這統一定價上麵,他在香港收購絲綢時也曾有過了解,比之其他慣常了走瓊州貿易的商賈是要更加清楚其中的門道的。這無疑使他到此之後無論是與粵海商業同盟的會員們打交道,還是在訂貨、收貨的過程中都顯得更為遊刃有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