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1/3)

作者:張維卿字數:1099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40

    話,陳凱沒有清楚“是否來得及”的到底是什麽。對此,丁有儀也沒有刨根問底。這是他基於多年擔任典吏所養成的職業習慣,更是在於他對陳凱的信任,他相信眼前的這個人能夠解決掉一切問題,使佛山製造局向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就像是當年在廣州營救下了那麽多百姓時一樣。

    在信任的目光中,陳凱翻出了幾本書,將上麵的東西明明白白的指給了丁有儀,按照記憶描述了一番,隨後回到了巡撫衙門,他便開始給鄭成功寫信。

    因為涉及軍隊,尤其是大規模換裝,陳凱肯定是要爭取鄭成功的支持的。當然,如果隻是諸如撫標之類直屬於陳凱的少數部隊換裝的話,自由度還是有的,就像是撫標至今在戰法和裝備上就與其他各鎮有著明顯的區別,更如國姓瓶和鐵人軍的提前問世。隻可惜,陳凱的腦子裏有的隻是要玩一票大的,要對鄭氏集團的軍隊進行徹底化的換裝。唯有如此,佛山製造局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機會。

    想要做事,人才和資金同樣不可或缺。這幾年,潮州和廣州的質測學堂已經培養出了一批批的粗通基礎物理、幾何、代數之類學問的人才,他們通過在基礎建設、機械製造、武器生產等方麵的工作,擁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而這些年,陳凱更是陸陸續續的找來了一些歐洲科學技術的書籍,尤其是那些經過了對西學感興趣的儒家士大夫的翻譯後的書籍,其中很多都能夠對實際工作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質測學堂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經很有不少了,這些人大多是進入了潮州、佛山、中左所和福州的製造局和軍器局做事,也有進了地方官府的。他們已經在各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這是陳凱所樂於見到的。

    當然,也有他並不樂於喜歡看到的,那就是其中的部分重新開始研習八股文,仍舊受著傳統的深刻影響。

    這是個人的事情,隻要不耽誤了工作,陳凱並沒有興趣去理會。但是這也同樣透露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工科狗的數量過低,尤其是在官府和官營企業之中,他們仍舊隻是儒家士大夫包圍下的極少數異類份子,甚至有些文官對他們的身份定位僅僅是比工匠多認識點兒字而已,平日裏受到的歧視可想而知。

    人才,還是要繼續培養的,陳凱相信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同樣重要。為此,他決定在惠州府、瓊州府以及韶州府新建三處質測學堂,並且在原本的那兩處進行擴建和擴大招生。因為,他相信未來需要的是更多的科學家。

    往佛山製造局的調令下達,具體涉及的人員由負責的官員去決定,陳凱不打算越權,也沒打算像赫禿似的把權利都握在手上,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有了框架和人才,剩下的就是資金。廣東的蕃庫裏有上一次大戰之後開始逐漸積累的錢糧,尤其是這兩年粵海商業同盟的蓬勃發展,使得商稅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

    不過,陳凱不打算把這些輕易花出去,而是準備從鄭氏集團那邊獲取一些補貼。畢竟,各鎮素來都是由鄭氏集團的海貿收益養活的,廣東方麵主要負責的也就是軍糧之類的供給而已——財政上的分責,同時也涉及到兵權,隨隨便便的觸碰紅線並不利於目的的達成。

    研發工作開始的同時,書信也在貫通廣東、福建兩省的官道上飛馳。送到福州時,已經是臘月的事情了,這裏的空氣越加的緊張起來,就連初到此地的信使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感受到。

    城外的軍營裏,操練的喊殺聲不絕於耳,就連軍營外老遠的地方都能聽到。入了城,大街上亦是不乏有軍隊在按部就班的巡邏,偶爾還能看到一車車的糧草轉運。有的是運往城內的庫房用以儲備的,有的則是從庫房裏運出,按照命令發往需要的所在。至於具體地方,初入此間的人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那就是這些出入的倉儲大多是經過碼頭的,耽誤了信使不少的時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