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加速(十)(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53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42

    “我自問凡是出於公心,絕無半點兒邪念。”

    回到府邸,劉文秀回想著這一次的會麵,喃喃自語。起來,,劉文秀要做孫可望第二,那實在是最大的無稽之談。他沒有這份野心,這段時間所做的也都是在加強貴州方麵的防務能力。包括遷都一事,本也是出自公心,但是決定上疏之時,他卻並沒有考慮到與李定國商議的事情,這又與他們當初的約定相違背。以至於,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當如何解釋了。

    粗枝大葉,這是劉文秀的本色,已經不是第一次讓他嚐到了挫敗的苦楚。當年的保寧之戰,為求全功,他亟不可待的四麵合圍,結果反倒是將自身的弱點暴露在了吳三桂麵前;等到常德之戰,他又一次忽略了陸路行軍和船速的速度差,而突降的暴雨則更是將這一差距擴大化。

    回到今時今日,矛盾已然出現,而且李定國完全是一副連解釋都不想聽哪怕一個字兒的態度,這讓原本有心將話清楚的劉文秀更是無的放矢。

    也許,時間可以緩解這份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明廷如今缺的恰恰正是時間。這一點,劉文秀很清楚,所以他才會傾盡全力的在貴州整編兵馬、安撫將士。但是,現在卻因為李定國的誤解使得進度被無限期的拖延下去,使得他不由得心生消沉之念。

    回了府邸,他實在是吃不下什麽,也沒有什麽心思做事情,直接便回了房休息。腦海中滿是四人率部入滇以來的舊事,起初的團結一致,等到艾能奇死後,得到了馮雙禮支持的孫可望開始迅速做大,並且在校場升旗事件中壓了李定國一頭,正式確立了他的主導地位。接下來的日子裏,永曆六年的大反攻,結果孫李不和,李定國轉而進軍兩廣;而他,雖是被孫可望奪了兵權,但是並沒有徹底撕破臉,所以才有了後來由他領兵的常德之戰……

    一樁樁、一件件,過往在腦海中浮現,當年的大西四大王子如今就連碩果僅存的他們二人也到了割袍斷義的邊緣。好像,張獻忠死後,他們便中了內鬥的詛咒一樣。

    想得多了,精神愈加疲憊,劉文秀漸漸地睡了過去。隻是睡前心思百轉,進入夢鄉之後,亦是少不了多思生夢。

    “卿率大軍追擊,時孫可望隻有數十騎而已,又是如何讓他逃脫的?”

    “彼時殺敗孫可望之際,不料他走路。臣帶多兵隻從大路追去。及至盤江細問,把橋兵雲:不曾從此過。始知走路奔逃,隻得仍從大路追下,且可望僅馬上不滿百人,隨處有馬即換,他不大敗之故,誰不應承?連夜前去。臣隻一日一站追,故追不及。臣到貴州,馮雙禮雲已去四日矣。即再發兵追之,已莫可及,可望故此得脫。”

    “若捉不住,原日也不宜追他。今追之不獲,反激之投他處,恐滇南之禍不遠矣。”

    不過二更,劉文秀便從噩夢中驚醒。滿頭滿臉的大汗,隻是他卻很清楚,方才在腦海中呈現的畫麵並不是什麽臆想,而是切切實實發生在陛見時的那一幕,永曆皇帝就是這麽明明白白的質問他是怎麽放走了的孫可望,而他的回答,哪怕是有理有據,最後竟也還是遭到了子的駁斥,甚至拿出了如此語無倫次的辭來。

    “皇上是傾向李定國的啊。”

    是啊,若非是在兩王之中更加對李定國抱之以更大的信任的話,便絕不會那麽輕易的將他從貴州召回。而陛見時的那番對答,看似語無倫次,但實際上隻是表明了子的態度,那就是他劉文秀,已經不被信任了!

    “關鍵,還是在李定國的身上。”

    劉文秀自問,他沒有將皇帝從安龍那個囚籠中解放出來的滔大功,也沒有李定國兩撅名王、收複廣東的赫赫戰功。皇帝若是在他們二人中選一個,那肯定是會選李定國,而不是他的,這一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