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二章 力從地起(二)(1/2)

作者:張維卿字數:7128更新時間:2019-06-30 12:32:43

    陳凱的慷慨陳詞,響徹會議大廳的每一個角落。接下來的五裏,根據這一宗旨,地會內部進行製度的相應調整和增補。

    這並不困難,因為很多類似的工作在粵海商業同盟、在廣東谘議局裏都已經進行過了,有權利投票的會員基本上都與這兩個組織有著或深或淺的關聯,他們不斷地提議,不斷的討論,不斷的表決、投票,一項項製度便飛快的在會議大廳中產生,並寫入地會的製度之中。

    地會的宗旨是每一個會員都能倒背如流的,對於抗清,這些會員也都有著最基本的認同,如今下大勢,仍舊是滿清的實力處於壓倒性的狀況,他們想要成事自然是要拚盡全力的。而更加看得深遠的會員,他們自然明白,地會的實力越強,他們自然也可以水漲船高。一旦滿清覆滅,大明中興,地會在這一過程中貢獻越大,實力越強,日後在大明的政治版圖中的分量就越重,這些都是可以直接與他們的未來息息相關的。

    無論是忠義,還是利益,地會的強大對於會員們都是必要的。當垂直管理的製度逐步完善的同時,來自於各府縣的會員們也在私下裏相互串聯,謀求他們在縣分堂、府堂、省分舵、乃至是總壇的新位置,一個個忙得腳不沾地,連睡覺都成了多餘的事情。

    相較之下,陳凱是吃得飽、睡得香,該幹嘛幹嘛。對於工作,他早已拜托了事必躬親的處世態度——抓著所有權利不放,無論大,這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很家子氣的,更不利於凝聚力量。如今,他隻要把大方向把住了,其他的任由發散即可。在官府是如此,在粵海商業同盟是如此,在谘議局是如此,在這地會亦是如此。

    無論是官府的下屬,粵海商業同盟的商賈,還是谘議局的議員,亦或是這些地會的會員,他們對於陳凱的態度都很是欣賞,因為這樣他們才會有展現能力的機會。

    會場、居所、酒樓、別院,香港島上以紅花亭和從漁村迅速發展起來的灣仔鎮為中心,地會的會員們頻繁的串聯、活動,就連鎮子上的百姓,以及島上的駐軍都是看得人人側目,實在不明白他們到底是從哪裏來得那麽大的精力。

    第二的會議結束,陳凱一邊把控著大方向,一邊分出了部分心思到這香港島上麵。記得他當年第一次抵達此地時,這裏還隻是一個漁村罷了,明軍利用這裏作為跳板,而後更是以此作為插在珠江口的釘子,借此扼住了尚耿兩藩的喉嚨。

    接下來的日子,隨著廣州收複,一些政治、軍事上的作用開始轉移,但是此間的發展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滯下來——失地的收複為香港帶來了更多的貨源和傾銷地,這裏作為海洋貿易中心和進出口貨物中轉站的作用便更為巨大了起來。如今的島上,正對著九龍的鎮子變得越來越大,可能再過幾年這裏就要擴建為縣城也不定了。

    “香港能有今日,江帥和聶副將是有大功的。”

    “全憑撫軍運籌帷幄,我等不過是做些本分事罷了,算不得什麽。”

    眺望著港口那裏的船隻往來,兩個駐軍的指揮官——珠江水師總兵江美鼇和香港島守備隊副將聶一娘侍立在側。起來,香港的發展源於經濟,尤其是粵海商業同盟的出現,廣東的產出激增,帶動商業發展,這是根本。但是,若無公平、安定的環境,島上強買強賣、海上殺人劫財,香港也決計不可能有今的氣象。而這,江美鼇和聶一娘在其中的努力陳凱自然是看在眼裏的。

    “周侯爺已經準備好啟程出發了,珠江水師在接下來會進行擴編。總兵一時半刻的升不上去,倒是爵位我倒可以找個恰當的時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