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六章 擠壓(二)(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514更新時間:2019-08-01 20:14:55

    永曆十二年,浙江,這個在全國範圍內論起富庶都是最冒尖兒的省份,如今已然變成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

    舟山、台州府以及閩北的明軍重病集結,內地也有本地的抗清勢力蠢蠢欲動。而他們的對手,清廷各級官府和綠營建製大體完好,濟度和伊爾德統領的兩支八旗軍以及杭州駐防八旗分別坐鎮金衢、寧紹和杭州,扼守要衝之地。

    雙方幾乎已經是一個捉對廝殺的局麵,甚至,規模的衝突從明軍開始蠶食浙江以來就沒有停止過。隻是饒是如此,也不似今時今日這般,隨著時間的推移,衝突越加頻仍不,就連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照著這個趨勢下去,隻怕用不了幾個月,決定浙東,乃至是整個江浙大地命運的大決戰就將徹底爆發!

    閩北的仙霞關,此間素來是為閩浙兩省的鎖鑰之地,明軍占據此處以來,起初是保持一個守勢,待到閩地漸安,便轉守為攻,以此作為前進陣地。

    已經有數個鎮的明軍越過了此地,於那一山之隔的衢州府江山縣境內與坐鎮金衢的清軍對峙,並試圖不斷地擴大控製區,為後續部隊跟進提供便利。而對麵的清軍亦是在不斷地發動反擊,以此來擠壓明軍在仙霞關北的空間,遏製明軍的兵力展開。

    戰報每都要送到仙霞關的招討大將軍行營,甚至往往是一日數遞。兩頭巨獸你一口、我一爪的,彼此試探著、撕咬著,但卻始終沒有真正到了那等拚個魚死網破的境地。

    行營已經占據了關隘,居高臨下,鄭成功可以清晰的看到明軍越關而出的昂揚,同樣也可以看到那些傷兵和戰沒者由袍澤護送回到閩地養傷和安葬。這都是戰爭中最不可避免的事情,起兵抗清十年有餘,鄭成功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網巾襴衫的儒生,能隱忍,亦可果決,此間眺望著那日日如斯,仿佛已經成為了關隘一景的鐵流,腦海中浮現著的則是那些不斷匯報上來的傷亡數字,以及這背後的一切。

    “昨日陣亡百餘人,傷近三百。今日,應該也差不太多。”

    這樣的數字,對比明清兩軍在金衢、閩北集結的重兵集團實在連九牛一毛都算不得。不過,日日如此,持續性的消耗也同樣是難以承受的。等到雙方都耗不下去了,或是一方先耗不下去了的時候,決戰的日子應該就到了。

    回到了衙署,集結於仙霞關南北的眾將大多已然抵達,餘者皆是有軍務在身的,難以成行。鄭成功入得衙署,眾將起身行禮,待到他端坐於節堂之上,眾將方重新落座。

    “福州的後續糧草運輸還算順利?”

    “回稟殿下,糧草仍舊是沿閩江、建江的航道運輸,日夜不停。船隻、民夫都是事先安排妥當的,當不會有所耽擱。另外,盧撫軍來信言及,是發往廣東的公文已經收到了回複,糧草正在從潮州的庫房向福州發運,當可確保大軍用度。”

    軍無糧則散,大軍出征,最關鍵的便是糧草二字,甚至軍餉有所不足都可以靠著諸如畫餅之類的手段來解決一時之困厄,可人一頓飯不吃,就難免心中發慌,一日不食,士氣就要跌落大半,若是多來幾,仗是不用打了,能不鬧出兵變都是好的。

    這一遭,明軍集結了十四個鎮的戰兵,後續還有部隊在陸續趕來,比如從廣東調來的那幾個鎮,現在就都還在福州休整。戰兵的規模已經超過了四萬之眾,輔兵和民夫的數量更甚,每日的糧草消耗更是一個文數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