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七章 故伎重施(二)(1/2)

作者:張維卿字數:4330更新時間:2020-09-11 23:22:54

    在廣州,送行的官紳百姓們的目光中,陳凱登上了懸掛著粵贛總督大旗的座艦,隨即座艦便率先拔錨起航。

    廣東撫標的第一鎮、第二鎮、第三鎮和直屬第一協、第二協的部隊按部就班的登上艦船,緊隨著陳凱的座艦在珠江寬廣的江麵上匯成了一條長龍。他們的甲胄、糧草也都早已裝船,按照巡撫衙門早前已經定下的次序隨後出發。唯有武器是隨身攜帶的,方才在碼頭上的長槍叢林,在陽光下閃爍著的光輝更是讓官紳百姓們信心倍增。

    大軍出征,最忌為細作探明情狀,那便如裸身於眾目睽睽之下,一星半點兒的蛛絲馬跡都會讓人看得通透,那兵者詭道又哪裏來得施展的空間?

    無論是奔赴肇慶,還是北上贛州,都須得是溯流而上。不僅僅是廣州到三水這段航道如此,肇慶府的西江兩岸、轉道北上的北江兩岸亦是如此。這般,確是顯得有些勞師動眾,但實際效果卻是非常之明顯的,那就是清軍的細作想要探明情況便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力量,暴露的可能性也在急劇上升。

    索性,此間是廣東,艦隊行在江上,兩岸是廣州的地方駐軍,以及官府的衙役們來回巡視,隻要見得任何形跡可疑的家夥都直接拉回衙門,先打上一頓結實的,再行調查清楚其身份、意圖。若真的不是細作,隻是尋常百姓,自有鄉老、裏正以及士紳前來領人,到時候同樣免不了一頓訓斥。至於細作,直接扭送巡撫衙門,大牢裏亦有十八般武藝!

    明軍收複廣東已近四載,夷夏之防、衣冠文明、故國的歸屬感,尤其是陳凱主政廣東以來,大力發展經濟、恢複民生、嚴肅吏治,就連軍隊在鄭氏集團的嚴苛軍法之下也不敢行擾民之舉,老百姓從往昔的顛沛流離中安定下來。再加上諮議局的設立,士紳、豪強們有了新的出路。於廣東一省,人心歸附,統治可謂是根深蒂固,上下一心或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在凝聚力上已經不是其他行傳統統治方式的省份所能比較的了。

    座艦抵達三水,便停靠在了那裏,明軍的艦船一分為二,一支北上,一支西進。廣東撫標的軍官士卒們一如他們的總督那般始終窩在船艙裏,讓人輕易看不得明白底細。倒是,西進的艦隊,部分艦船的吃水極深,似乎是裝載了極其沉重的物什似的。

    廣東素來是洪承疇全力盯防的所在,長沙幕府每年光是在那裏的細作上就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那可都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自古都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錢不是白花的,費勁了氣力,總算是搞到了頗有價值的情報。

    花費了極大的氣力,他們總算是得到了這份有價值的情報,便匆匆忙忙的送了出去,唯恐是紅夷炮隊即將抵達的梧州清軍自然是一個如臨大敵,他們的大帥馬雄更是派了親信快馬加鞭的將情報送去了桂林和長沙,字字血淚,讓人不派出個八九萬援軍都對不起良心。

    馬雄的求援信剛剛送走,哪知道,消息傳來沒幾日,新的情報卻又顯示那些艦船又消失在了西江之上,好像就根本沒有來過似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