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六章 故伎重施(十一)(1/5)

作者:張維卿字數:11242更新時間:2020-09-22 22:22:46

    “德勝關早上報平安的信使今沒到,應該是被賊寇的探馬給攔截了。”

    “從廣昌縣沿著山路穿插、潛越到德勝關,賊寇的兵力應該不會太多。可能,隻有我軍的一半吧。”

    “林德忠拿下德勝關有什麽用,從福建那邊看的話,最多就比甘家隘近點兒,王秀奇不可能帶著大軍繞那麽遠從德勝關進入江西吧。那樣的話,他的糧草該怎麽解決?就憑陳凱從南贛給他運?且不運力的問題,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們為什麽不拿下廣昌縣城,起碼還能利用建昌江的水道,畢竟也是撫標和王秀奇兩部的大軍。既然如楊帥所的,他們在廣昌縣隻是疑兵,那麽糧草問題該怎麽解決?”

    “可若是王秀奇真的帶著大軍從德勝關攻入了江西,怎麽辦?”

    到了這個份上,楊名高哪裏還看不明白。陳凱這一次就是要故伎重施,要如上一次明軍收複南贛時在瑞金縣大做文章,從而將黃山所部釋放出來那般,以新城縣附近的隘口作為突破點,把王秀奇的大軍從福建釋放出來。這樣一來,陳凱直轄的廣東撫標,也就是現在的粵贛督標的一萬七千大軍,和王秀奇在邵武府的那一萬餘明軍就可以實現會師。屆時,三萬明軍精銳,無論是對哪個方向展開大規模進軍,都將徹底打破那一線戰場的平衡態勢!

    但是,問題在於三萬明軍戰兵,輔兵應該也不會少於這個數字。這麽多明軍,在敵後穿插,需要的糧草供給僅僅憑借著山間路是絕對不現實的。

    根據這些年來他們從各個方麵收集來的情報現實,當年明軍收複福建,福建一省殘破,這都是他們看在眼裏的。而明軍在收複之後,也是在極力恢複生產。可本就是個素來從外省進口糧食的省份,再加上那樣的破壞,即便是再怎麽努力恢複生產,也絕對不夠養活鄭氏集團麾下如此規模的大軍。

    所以,這些年來,福建明軍的糧草一直都是依仗廣東供給的,而廣東明軍那邊的糧草據很多都是從安南進口的。

    楊名高很清楚的記得當初第一次得到這樣的消息時,佟國器和周亮工是何等震驚於陳凱竟然把命脈寄托於海貿之上,妄想在廣東經營絲綢、瓷器等商品來換取銀錢,再以銀錢來購買糧食,全然不在乎太阿倒持。但是仔細想想,鄭氏集團何曾不是一直將命脈係於海貿之上,如果沒有海貿的話,鄭氏集團現在隻怕早就被清廷剿滅了,哪裏還會有今!

    然而,傳統的農本思想作祟,哪怕是早知道陳凱的能耐,他們仍舊是對於這樣的模式並不看好。而後續的情報也證明了,無論是福建,還是廣東的糧草儲備增長都不是很快。

    換言之,到了現在,楊名高他們也不相信陳凱真的有那麽多的糧草,在同時支撐粵西、南贛、浙江三大戰場的同時,在他們這裏再開辟一條需要供給數萬大軍的戰線出來。更何況,即便是真的有那麽多糧食,山間路,又怎麽能運的過來?

    這是最現實的問題,也恰恰是讓楊名高最看不懂的地方。可是,又是這個萬惡的可是,如果陳凱真的有辦法運來那麽多糧食——就算是這一遭陳凱是把失傳了上千年的木牛流馬給複製了出來,用那些神一般的物事運送糧草,他們這些福建文武都不會感到太大的震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