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三章 駱駝與稻草(十六)(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1172更新時間:2020-12-07 23:19:21

    永曆十二年的最後幾,隨著鄭成功擺出了誓要與清軍決戰的架勢,整個浙西、贛東地麵兒上迅速的沸騰了起來。

    衢州的清軍主力南下,廣信府的偏師也在竭力回援。而此時,這一年的最後一,明軍在越過了五青山、騎馬山一線後,也毫不猶豫的沿著江山港繼續前進,直撲江山縣城。

    江山港乃是衢江的南源,過了五青山、騎馬山一線後,便向著東北方向徑直流淌,在衢州府城城南的雙港與常山江匯聚為衢江。一如江山港與常山江那般,衢江同樣會在金華府的蘭溪縣與東陽江合為另一條名為蘭江的河流,而這蘭江又恰恰是錢塘江極其重要的源流。換言之,一旦明軍拿下了江山縣,便可以直取衢州府城,而奪占了衢州,更可以順流而下,向著浙江的省會杭州大踏步的進軍!

    明軍和清軍都很清楚這一點,是故,當明軍發起攻勢的同時,負責對福建明軍作戰事務的鄭親王濟度也親率大軍趕赴江山縣城。明軍是順流而下,而清軍憑借著前沿三道防線對明軍的拖延,也隻是早到了一步而已。

    大年三十的江山縣城,喜慶的氣氛半點兒也無。整個縣城的男女老少盡數被清軍充了民夫,協助那些輔兵搬運軍需糧草、搭建營寨和哨所。至於年夜飯什麽的,已成妄想,若是動作慢了半分,皮鞭倒是管夠,就是不知道管不管飽。

    下午的時候,清軍已經與明軍的探馬照了麵兒,遊鬥的頻率在入夜前的那一個多時辰裏急劇上升。這期間,明軍的進攻熱情高漲,表現得非常主動。倒是清軍,更多的還是依仗著主場優勢。

    “要是沒有這老虎山,官軍的虛實肯定被賊寇看明白了。”

    經過了下午雙方探馬的初步交鋒,阿商格一趕到江山縣便布置下的防線起到了極好的情報屏蔽作用,讓濟度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來? 這江山縣城是倚江山港而建? 其餘三麵,南有老虎山? 西有西山? 唯有北麵缺乏地理屏障。清軍是由北而來,率先控製了縣城? 便搶占了先機。但是,若隻是占據城池? 卻還遠遠不夠。因為? 老虎山、西山以及江山港既可以是防守方守衛城池的地理屏障,亦可以是攻擊方圍獵有生力量的捕獸籠,關鍵就在於是哪一方能夠將其掌控在手。

    明軍沿江而進,奈何江山港長期為清軍獨占? 明軍缺乏內河戰船? 從閩北運過來的,以及從清軍那裏繳獲的也都是些船,運輸輜重尚且大為不足,更何況是從江上對縣城造成威脅了。拋開這一路,清軍最先受壓的自然是南麵。老虎山作為城南屏障? 雖是高度有限,但景星塔和虎頭岩這兩處製高點卻可以俯瞰周遭。隻要氣晴好? 對手的動向盡可一覽無餘。

    阿商格的布防恰恰是將防禦範圍擴大到足以將老虎山和西山囊括其中,而非纓城自守。於現階段? 西山倒還在其次,為明軍兵鋒所及的老虎山則已成重中之重。

    “老虎山當然不能放棄? 但咱們進駐江山縣也不是為了守這麽座山來的。”

    “守山是為了守城? 守住了城池才能等來援兵? 要不然幹什麽跑到這個縣城來,衢州堅城,難道不比這裏易守難攻?”

    “防守、防守、防守,阿玉錫,也沒見你守住那三道防線。等海寇把紅夷炮隊調來了,你還守是不守?”

    他們爭論的焦點也並非是老虎山、西山布防的存廢,而是單純的憑險而守,以待援兵,還是趁明軍立足未穩,主動出擊。中軍大帳內,自濟度、阿商格以下一眾八旗將帥圍著一張鋪著地圖的桌子各抒己見。時而一人獨言,時而眾紛紜,爭到激烈時,沒把桌子掀了都算是給這位鄭親王麵子了。

    梅勒章京阿克善越越氣,對同級的阿玉錫已是很不客氣了,氣得後者更是臉色一陣鐵青。來,守不住那三道防線他確實是有責任的,但更多的還是對於未能及時發覺明軍趕在年根兒底下發起突然襲擊的預判失誤。後續,他組織那些綠營兵節節抵抗,最後更是建議阿商格斷臂求生,表現得都還算可圈可點,並非一無是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