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二章 崩塌(十三)(1/4)

作者:張維卿字數:9028更新時間:2023-03-04 23:58:19

    永曆十二年七月,也就是清軍在江西戰場全線崩盤的半年前,永曆朝廷總算是在蜀王劉文秀去世的三個月後猛地想起來臥榻之側的貴州已然為清軍所有的事實。於是乎,永曆拜晉王李定國欽命專征、節製郡勳文武、提調官義兵馬招討大元帥、假黃鉞、尚方劍便宜行事,命其展開對貴州的收複行動。

    按照李定國的計劃,由他親率本部大軍坐鎮關嶺,以馮雙禮、白文選的軍隊集中於安順一帶,前鋒祁三升、李如碧帶領兵馬三十餘營進抵平壩。同時,他還以永曆朝廷的名義加封羅大順為龍平伯,派他領兵再攻新添;另派使者聯絡原駐四川酉陽宣慰司的寧國侯王友進、荊川侯王光興領兵由思南府攻湄潭,借以多方牽製清軍。

    李定國的第一步戰略目標便是收複貴州省會貴陽,借由收複貴陽從而在貴州重新站穩腳跟,再行將由北南下的吳三桂、由東向西而來的八旗軍逐步趕出貴州省。

    然而,七月份,於清軍在貴州那段摧枯拉朽般的攻勢已然是半年前的事情了,換句話說,也就是明廷丟了貴州已經長達半年之久了!

    這半年的時間,清軍在拿下貴陽後,逐步解除了四川和貴州兩省的潛在威脅,尤其是夔東明軍針對吳三桂後路的那一次又一次的攻勢。隨後,在解除了這些威脅後,三路清軍紛紛向貴陽實現了戰略集結。而這段漫長的時間裏,李定國除了氣死了劉文秀以外,好像什麽也沒幹成……

    一方準備充分,而另一方則倉促應戰,結局可想而知。當李定國完成了他的戰略部署,準備大踏步的向貴陽發起進攻之際,才突然發現他已經貽誤了收複失地的戰機。反倒是清軍,在貴州站穩腳跟後,率先向雲南發起了進攻。

    原本的戰略進攻迅速蛻變為了被動防禦。李定國隻得命馮雙禮領兵扼守關嶺,祁三升部駐於雞公背,互相呼應,憑險阻擊清多尼部主力;命李成爵部駐於涼水井,張先璧部駐於黃草壩,阻擊趙布泰部清軍;命白文選領兵駐守畢節的戰略要地七星關,阻擊吳三桂部清軍。另派竇名望率部增援劉鎮國,加強安莊衛的防禦力量;給羅大順提供糧餉,讓他由水西騷擾清軍後方,而他自己則親自統率部分軍隊駐於北盤江西麵的雙河口,統籌全局。

    李定國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奈何清軍養精蓄銳,早已不複初入貴州時的那般勞師千裏的疲憊之師!

    十一月,正當鄭成功和陳凱在東南戰場上與清軍大打出手之際,信郡王多尼率清軍主力攻安莊衛,守將劉鎮國陣亡。隨後,多尼乘勝進攻關嶺,馮雙禮見清軍勢大,不得不移鎮雞公背與祁三升合營,奈何卻困於糧草,被迫棄險不守。

    與此同時,吳三桂率部進抵七星關,見其易守難攻,便設法由小路繞過險要,直插天生橋,迫使白文選放棄七星關天險。

    而此時,趙布泰所統領的清軍也已偷渡羅炎渡口,與李定國本部三萬大軍會戰於遮炎河。初時,明軍占據優勢,斬參領尼堪、前鋒侍衛索丹、護軍校色勒、護軍校簡泰等大量八旗軍。後北風忽起,炮火點燃茅草,野火煙塵撲麵,清軍趁勢強攻,明軍大敗,李定國養子李遠、部將釧世德、王康福、蕭翊讚、龍鳴鳳、李世助、劉建元、聶玉順、丘子馨、倪凱、包有爵、王璉、閻天錫等三十餘人戰死,兵馬損失不可勝數。隨後,趙布泰再敗李成爵部萬餘人於涼水井,明軍涼水井大營陷落,晉王世子李溥興被俘,不屈,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