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七章 崩塌(十八)(1/4)

作者:張維卿字數:8962更新時間:2023-03-12 03:18:08

    當天,餘佑漢與那晉王府侍衛便踏上了返程——陳凱給他的任務是在遞交了奏疏後始終留在李定國軍中,這一點同樣告知了李定國,並且得到了李定國的認可。二人策馬奔馳,趙州城漸漸消失在官道的盡頭,餘佑漢突然產生了一種預感,可能他這輩子都不會再有機會見到這位皇帝了。

    “我一介草民,能得窺天顏一遭已是多少人畢生都求不來的幸事,怎可貪得無厭?”

    他們就這麽走了,到了第二天,行在也踏上了前往永昌的路途。隻是皇帝突然改變主意,尤其是永昌及永昌以西,總共就那麽幾個有限的府縣和土司,嚴重缺乏戰略縱深,而且土地貧瘠百姓困苦。一時間,行在上下人心惶惶,不少官員感到前途渺茫,便先後脫離了朝廷。如吏部尚書張佐宸與少詹事汪蛟逃入大理府山中;兵部尚書孫順、禮部尚書程源、戶部侍郎萬年策、大理寺少卿劉泌、左僉都禦史錢邦芑等行至永昌府與大理府交界的永平縣時也改名換號躲入了山中。

    永曆十三年正月初四,行在便抵達了永昌府城。平均算下來,每天也走了五十多裏地,可見長跑健將功力之深厚,此前那六百裏絕非一時爆發而已。

    三天後的正月初七,借著大批官員脫離行在,以及這兩日外間傳言永曆有意直接逃亡緬甸的由頭,翰林院講官劉菃和吏科給事中胡顯趁著永曆召對隨駕官員和永昌地方鄉紳耆老之際,再度麵奏,直言朝令夕改已使中外失望,倉皇退往緬甸更會進退失據,力諫其此時當立刻轉道北向,恢複舊策猶未遲矣。

    言罷,二人便當著隨駕官員和地方鄉紳的麵兒嚎啕大哭,引得其他官員也紛紛落淚。於是,永曆命劉菃代為起草《罪己詔》及《告上帝懺文》,後者不好說皇帝的不是,便直接將責任全然推到了首輔馬吉翔的身上,指斥其人蒙蔽聖聰。

    但是,發完了詔書,行在卻仍舊留在永昌府,並沒有半點兒北上的意思,所涉官員也隻是受到了降職署事的“口頭警告”,仿佛就是寫了兩篇“檢查”敷衍一下“班主任”似的……

    從昆明出發了大半個月了,流寇出身的大明晉王李定國仍未追上永曆的車駕。但是在四天前,也就是行在抵達永昌的前一天,清軍總算是蹭進了昆明城。

    這時候,行在已經甩開了清軍近千裏之遙,以著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完全可以說是後者已經根本不曉得前者往哪去了。可是甫一進了城,無論是多尼、吳三桂、趙布泰、羅托這些大軍統帥,還是下麵的將校士卒,卻無不是對徹底鏟除明廷在雲南的勢力充滿了信心。至於原因,倒不是此前遮炎河之戰的大捷使明軍損失了多少兵馬,而是在於城內的倉儲仍舊堆積如山!

    “奴才打聽過了,老本賊原打算離開前把倉儲全燒了,但是偽帝怕官軍無糧便會掠奪本地百姓,便下了旨,不許老本賊燒毀倉儲。”

    “竟有此事?”

    “確實如此,奴才原也不敢信,先是問了那幾個降官,後來又抓了十來個人,其中更有負責倉儲的小吏,他們全都是這般說法。”

    “有道是食敵一鍾,當我二十鍾。偽帝連這個道理都不懂,老本賊竟然還照章全收,真是天助大清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