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86章 戰略家和戰術指揮官的區別(2/3)

作者:千年靜守字數:6948更新時間:2019-03-10 00:06:36

    整個項目,由東瀛政府出資0億日元,日立、NE、富士通、三菱、東芝五大企業聯合籌資400億日元,總計投入70億日元……折合成美元大概是.6個億……為基金,進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共同組合技術創新行動……”

    到這裏,陳耕忍不住再次搖頭:“多露西,你要知道,這可是1976年的.6個億啊,東瀛政府的魄力……”

    這個金額有多大?

    作為比較,當年華夏的外匯儲備總量隻有1.8億美金,也就是,為了發展半導體項目,東瀛政府拿出了比華夏政府當年外匯儲備總額還要多的資金!

    至1980年,為期四年的“VLSI”項目順利完成,靠著政府和產業界大規模的投入,東瀛一步步抹平了在半導體領域和美國的技術差距,可以,東瀛的半導體行業是日本產業界以及政府生生拿錢砸出來的,就問你怕不怕?

    多露西也陷入了沉默。

    她對戰略層麵的東西不是很懂,但她清楚的看到了東瀛半導體企業對美國半導體企業的衝擊,原本還盈利的英特爾DRA項目現在成了英特爾家最大的賠錢貨,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多露西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才是個開始,今年上半年,東瀛在半導體行業對美國的出口額已經高達10億美元,預計全年的出口總額有望突破億美元,而1979年東瀛對美國出口的半導體產品的價值是多少呢?

    隻有4400萬美元。

    東瀛對美出口額的增加,對美國本土的半導體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再加上由於石油危機的影響造成美國的經濟陷入停滯,企業主導的半導體領域投資逐漸減少,導致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在技術、工藝以及良品率方麵被東瀛全麵超越。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美國的半導體行業的落後,直接導致了一係列的巨變,比如莫斯泰克被收購,若幹年後的處理區巨頭英特爾在DRA內存領域出現巨額虧損,最終不得不宣布退出DRA領域。

    行業老大德州儀器也沒好到哪裏去,老大的位子被富士通給“謀朝篡位”了,到1989 年的時候,東瀛芯片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而美國僅剩7%——在這裏需要多一句的是,日美“廣場協議”的簽訂也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畢竟日元更加值錢了嘛。

    多露西聽的心潮澎湃,忍不住對陳耕道:“bss,看看東瀛政府,再看看華夏政府,我忽然認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加強政府的集權也不是壞事,看看東瀛政府,他們就很高明,非常的有戰略眼光。”

    陳耕笑著搖搖頭,卻沒什麽。

    東瀛政府高明?其實美國政府才是真正的高明!

    如果東瀛政府是個出色的戰術指揮官,那麽美國政府、起碼這兩屆的裏根政府就是卓越的戰略家,我們不裏根政府做了些什麽,隻要後退三十年,看看這兩個國家的半導體和信息產業的情況就好了:東瀛還有半導體和信息產業可言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