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0章 此路是我開(2/2)

作者:千年靜守字數:4740更新時間:2019-04-06 21:37:37

    不等馮向東完,陳耕就一拍腦袋,頓時恍然:自己竟然把這個給忘記了!

    是的,哪怕是同樣標準的一條雙向兩車道的三級公路,在巴蜀地區修建的過程中就要逢山開山、遇水搭橋,工程造價比平原地區高一些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至於那條隻有五十多公裏的、蓉城至眉@山青龍場的公路的造價為什麽有那麽便宜,很簡單,因為蓉城正好處於巴蜀地區難得的平原地區:蓉城平原上,造價自然也就隨之低了一大截。

    這麽一來,兩條公路的實際建設成本差不多就算出來了:

    一號線,以總長00公裏、平均每公裏的工程造價45萬來算,工程總造價約1.5億;

    二號線,以總長55公裏、每公裏的工程造價為0萬來算,工程總造價大約1650萬。

    有朋友或許好奇了,第一條公路就不了,上億的工程造價對於84年還非常貧困的巴蜀地區來,確實是很大的一筆開支了,但二號線的總投資才不過1600多萬啊,難道堂堂的一個省,連這麽點錢都拿不出來嗎?

    事實上,對於1984年的巴蜀政府來,別一號線的1.5億,哪怕是二號線的1600多萬,省裏也拿不出來,一方麵這是計劃外的開支,另一方麵,省財政是真的困難。

    現實情況就是這麽緊張!

    因為多山、交通不便的緣故,一直到90年代中期以前,巴蜀還是出了名的貧困省份……想想當年大三線建設的時候為什麽將共和國的“備份”都放在了巴蜀地區?還不是因為這裏交通不便。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筆投資值不值得自己投了。

    陳耕沉吟了一下,向馮向東問道:“馮廳,你們有沒有算過這兩條公路的通行量如何?如果我投資這兩條公路,又如何贏利?每年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這就是有門了啊!

    馮向東心中一喜,急忙道:“我們打算走收費公路的路子,所有走這條公路的車子都必須交通行費,至於贏利情況,我們初步算過了,以這條公路每通行000輛車、每公裏收費兩毛來算,每輛車可以收大約90塊錢,每就是18萬的通行費。”

    ————————

    PS:兄弟們不好意思,今隻有000字了,欠大家的1000字,千年明給大家補上。請大家稍等片刻。

    因為多山、交通不便的緣故,一直到90年代中期以前,巴蜀還是出了名的貧困省份……想想當年大三線建設的時候為什麽將共和國的“備份”都放在了巴蜀地區?還不是因為這裏交通不便。

    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筆投資值不值得自己投了。

    陳耕沉吟了一下,向馮向東問道:“馮廳,你們有沒有算過這兩條公路的通行量如何?如果我投資這兩條公路,又如何贏利?每年的利潤大概是多少?”

    這就是有門了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