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69章 改進建議(2/2)

作者:千年靜守字數:4358更新時間:2021-01-17 09:04:38

    “當然沒問題,”王大誌點點頭,一邊走一邊跟李參謀比劃道:“簡單的來說,現在的空中加油吊艙,前麵是一套衝壓渦輪帶動的壓力抽油係統,後麵則是一根長長的加油錐套管,當錐套與受油機的受油探頭成功對接之後,衝壓渦輪就帶動內部的泵油係統,以大約每分鍾1500升的速度向受油機輸送燃油。

    而之所以沒辦法讓一個錐套實現同時給中標和俄標的受油探頭進行加油,主要是這兩種受油探頭的接口結構不一樣,對吧?”

    李參謀立刻點頭:“沒錯,大致上就是這樣的。”

    “有位金陵飛機係統工程研究所的同誌首先提出了怎麽一個問題,即:既然差別隻是在錐套上,那麽,如果將我們的RDC-1空中加油吊艙的錐套改裝成俄製UPAZ-1的結構,那麽理論上是不是就可以為咱們的SU-30戰機進行空中加油了?這其中的區別無非就是加油的速度慢一點而已,畢竟咱們的RDC-1加油吊艙的輸油速度是每分鍾1500升,而俄製UPAZ-1的輸油速度則可以達到每分鍾2300升,但除了加油速度慢一點之外,其他的似乎也沒有什麽問題。”

    “好像……是這樣的。”

    李參謀並不是技術方麵的官員,但他聽上去也覺得沒問題:不就是咱們的加油吊艙的輸油速度沒有俄國原裝加油吊艙的輸油速度快麽?

    但以輸送4500升燃油來算,咱們自己的吊艙需要輸油3分鍾,而老毛子的吊艙則隻需要不到2分鍾,在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的現代戰爭條件下,能夠減少一分鍾當然好,但如果雜事沒有辦法減少……似乎問題也不大?大不了臨時切斷空中加油就是了,而且話說回來,執行空中加油的地點,本就不會在戰場的最前沿。

    最重要的是,後麵咱們可以慢慢的對咱們的加油吊艙進行改進啊,現在是每分鍾1500升,是慢了點,但如果經過改進,咱們的輸油速度也能提高到每分鍾2300升乃至2500升呢?當然,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然後呢?

    “然後這位同誌就提出了這麽一個設想,”王大誌說道:“即:加油吊艙前麵的動力係統不變,但油泵後麵、油管前麵,設置一個可控的‘Y’型換流閥,這個‘Y’型換流閥的一側接我們自己標準的油管和錐套,另外一側接俄製標準的油管和錐套,到時候開啟那一側的油管和錐套,則是由機上的加油員進行控製。”

    “妙啊!”

    王大誌的話一說完,李參謀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有了這麽一個可控的“Y”型換流閥、或者三通……或者隨便叫什麽名字都好的零部件之後,如果是給咱們自己生產的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就將我們自己標準的油管拉出來,如果是給SU-30係列戰機進行空中加油,就將另外一根油管和錐套伸出來……chaptererro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