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5章 金刀封王(卷終)(2/5)

作者:三觀猶在字數:27768更新時間:2019-10-30 02:54:28

    困在葫蘆口的西楚軍,正式向大明征西軍投降。

    這一戰,消滅西楚軍三萬,俘虜兩萬,史稱葫蘆口大捷。不過,大明征西軍在這一站死傷慘重,折損將近兩萬人,加上在一線折損明軍,整個征西軍十萬編製,損失了將近一半。

    然而,這一戰,卻將楚國打得元氣大傷,北周軍損失更慘,北周戰神拓跋牛人命隕,整個大明在西疆再無敵手。

    戰爭結果傳入京城,朝野震驚。

    在宇文祿叛國之際,趙攔江一人力挽狂瀾,成功扭轉了西疆戰局,街頭巷尾,都在談論著這場戰爭。

    趙攔江在這一戰之中,聲名鵲起,成為大明王朝一個冉冉升起的將星!

    ……

    雪。

    葫蘆口下起了雪。

    西楚殘軍早已繳械,在滿是弩箭手戒備之下,排隊走出了葫蘆口,他們麵無表情,如行屍走肉一般。

    一名押解的征西軍,看到人群之中一名楚國中級將領,怒不可遏,拔刀就要衝過去,“還我弟弟!”

    那中級將領神情漠然的望著他。

    年輕士兵舉刀就劈,卻被一人喝止,“住手!”那士兵見狀,連忙住手,將長刀扔在地上,泣不成聲,“趙將軍。”

    趙攔江將長刀撿起,塞入他手中,拍了拍他肩膀,道:“身為一名軍人,要學會用手中的刀保護自己家人、國家,而不是殺手無寸鐵之人。”

    “可他們是楚人!”

    趙攔江道,“敗軍之將。”

    一名武將連將那人拉了回去,“屬下律下不嚴,還請將軍責罰。”趙攔江擺擺手,道,“將他們押到戰俘營地。”

    趙攔江沿葫蘆口往裏走,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麵龐,此人躺在擔架之上,膝蓋重傷,由兩個西楚兵抬著他。那人道,“放開我,與其投降明賊,不如殺了我。”

    正是前幾日,他在半山腰遇到的那叫唐先知的斥候。當日他被趙攔江製服,這名斥候卻冒死引來了西楚影子,給他製造了一些麻煩。後來,他抱旗跳崖,沒想到這麽高的地方落下,竟撿回了一條性命。

    趙攔江來到他身旁,“還記得我嗎?”

    斥候唐先知見狀,啐了一口唾沫,重傷之下,偏了些準頭,他抬起頭,道,“你是趙攔江?”

    “正是!”

    “你最好殺了我,否則將來我一定會殺你。”

    隨行將領拔刀欲斬殺此人,被趙攔江阻止了。趙攔江看到他眼中有股倔強之色,這神情頗向當年的自己,笑著道,“我答應你們將軍,不殺戰俘,你養好傷後,隨時來隱陽找我複仇。”又吩咐道,“給他治傷。”

    ……

    戰俘營地建在了西十一衛往北十裏,此處是一片盆地,到處是石頭。董大友命人就地取材,建成了戰俘營,將三萬俘虜關入其中,又在四周設重兵看守,他吸取了攻城之時的教訓,在入口處設了桐油倉庫。若有嘩變,隻需將桐油放出,一把火,即可將所有人困死在其中。

    大明特使已前往西楚,商討贖回戰俘之事。然而,這一戰,早已將西楚國庫掏空,楚朝廷無力支付贖金。

    之前支持楚別離的主戰派,趁勢遭到了新貴族的圍攻,他們趁機發難,逼迫楚別離將先前支持他登基的幾名將領撤職,整個西楚朝廷掀起了一番內廷風暴。

    據每日朝政議事,西京皇宮之內,亂作一團,起初還是指桑罵槐,後來直接撕破臉皮,甚至有人在朝堂之上,當著楚別離的麵,朝政敵扔鞋。

    楚別離本是在主戰勢力支持下上台,這一戰之後,舊貴族勢力又占據上風,內部亂作一團,楚別離心灰意冷,沒有了先前的銳氣,躲入皇宮之內,每日飲酒作樂,不理政事。

    贖金沒有等回來。

    趙攔江等回的,是一紙驅逐令。驅逐令是以大楚皇室頒發,大意是大楚軍強馬壯,士兵視死如歸,這三萬楚軍投降大明,褻瀆了長生,死後將墜入地獄輪回,永世不得超生。大楚國不再承認這三萬俘虜的楚國身份。

    此事傳入戰俘營,一片嘩然。

    有一名將領趁機煽動幾百人發動叛亂,被董大友一通亂箭射成了刺蝟,更多的人則是慢慢接受了事實,失去了信仰的他們,開始變得消沉起來。

    而征西軍這邊,則遭遇到了更大的壓力。

    他們配糧嚴重不足,向朝廷要糧食,卻遭到了拒絕。戰俘之事,趙攔江向京城請求處理,兵部回複自行裁決。

    “三萬俘虜,是三萬張口啊!”

    董大友憂心忡忡道,“就算保證最低口糧,每日二兩米,還能支撐兩個月,但冬將至,這樣下去,恐怕到了明年開春,能活下來的不剩幾個了。”

    “將軍的意思是?”

    董大友道,“殺了吧。留著,對我征西軍也是一種負擔!”

    趙攔江猶豫不決。

    “隻要你一聲令下,今夜,我就在他們口糧中下毒,等發作之後,一把火將戰俘營燒為灰燼。”

    趙攔江搖搖頭,“我答應過賴日丹。”

    “我明白將軍處境,但承諾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若將軍不方便做決定,這個罪名,我來幫你背了就是。”

    趙攔江道,“容我考慮幾日。”

    董大友道,“聽司禮監高遠高公公已動身,將要抵達隱陽城,這次大戰,你立下首功,朝廷的封賞,必然不會薄了。據道消息,陛下對準備封你為征西軍大都督哩。”

    趙攔江對封賞之事並不關心,他關心的則是三萬戰俘的性命。他也明白,殺死這三萬人,是最明智的選擇。

    然而,他若下令殺三萬俘虜,自己與當年的宇文祿,又有什麽分別?

    作為定州城僅活下來的人,他此生隻有兩個願望,一是殺敵報國,二是殺宇文祿報仇。

    宇文祿已死,並不是死在他手上。相反的,臨死之前,他將手中明處、暗處的力量,全部交給了趙攔江。

    難道自己真要一步步活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嘛?

    趙攔江決定回一趟隱陽城。

    入城之時,整個隱陽城舉城出動,夾道歡迎隱陽城的大英雄,這座城池的新城主回城。

    趙攔江不但殺退拓跋無敵,拯救隱陽於危難之間。更是以一人之力,將西楚軍困於葫蘆口,這件事早已編成話本,在坊間傳誦。他已經成了隱陽城新的象征,正如當年金刀王一脈傳承相關。

    金刀王功成身退,而趙攔江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不過,趙攔江並不開心,坐在城主府中愁眉苦展。

    李傾城並沒有去葫蘆口,但其間發生的事情卻已聽,他對趙攔江的了解,並不比蕭金衍少,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

    隱陽城一戰,李傾城與趙攔江並肩作戰,深深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這是當年在金陵城作公子哥時所無法體會的。

    江湖之爭,終究不過是意氣恩怨之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