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一章 迷路(1/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700更新時間:2019-02-05 23:50:10

    “白楊何蕭蕭,鬆柏夾廣路”

    在後世,劉瀾聽得太多把森林搬進城市的宣傳語,但比起後世的這些個宣傳語,在古代早已有先哲提了出來,看看人家雒陽這園林城市建設的那可是一點都不比後世差,當然這一切自然得歸功於將作大匠,而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並樹桐梓之類列於道側。▲∴▲∴,

    隻此一點便可知漢時城市綠化已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和重視,尤其在樹種的選擇上也形成了固定的要求,達到了較高的認識水平,往往以榆、槐、梓鬆等鄉土樹種為主,這些樹種生命力強,能較強地適應道路的惡劣環境;而且樹形高大整齊,遮蔭好,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當然僅有這類高大的喬木難免有些單調,這不中東門大街便栽的是果樹,那首詩怎麽來著,雒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

    試問這不同的樹木、花色夾道於路,怎能不令人賞心悅目?而且劉瀾一行糊裏糊塗抵達平昌門外時,更是看到了去年靈帝鑄造的祿、蝦蟆,就在平昌門門外橋東吐著水呢,而橋西,則是翻車、渴烏,專門為道路進行清潔整理的工具,為了省卻百姓灑道之費。

    不過雒陽城為何上至子下至百姓如此重視生態?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早在西漢時期雒陽城周邊的樹木就幾乎被砍伐殆盡了,為此雒陽百姓不得不長途奔襲至西南的宜陽縣山中砍伐森林燒(木)炭取暖,而隨著黃河中遊地區的森林遭到無度砍伐。水土流失也就越來越嚴重,《漢書溝洫誌》“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之記載可以為證,可見定都之初洛陽的生態環境已不容樂觀,在作為東漢王朝都城的166年中,洛陽發生了10次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而這一客觀情形迫使政府不得不加強城市綠化建設,

    當然尤其是東漢以來讖緯之學盛行。在繼承“萬物並齊而不相害,道並齊而不相悖”、“陰陽和合而萬物生”思想的基礎上,董仲舒完善人合一的思想,在《春秋繁露陰陽義》中:“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人一也。”

    正是這一思想強調了和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似性,要求人們從整體角度去把握人與自然的關係,正是因為這些思想的普及使人們能更自覺地維護生態,種植草木綠化環境,並且在儒家強調人合一,重視人與自然和諧,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思想的影響下,東漢統治者也提高了城市綠化意識。甚至在靈帝光和六年時還專門設置了中央一級的專管機構——圃囿署,以宦者為令,可見雒陽綠化得到了子劉宏的何等重視。

    不過劉瀾現在根本不在意什麽綠化不綠化,他在意的是這都一二個時辰了,不是出城去洛水嗎,怎麽還在城裏饒啊。不得已低聲問了句:“蔡姑娘,恕我初來雒陽,問一句我們這是出城的方向?”

    “好像不是唉。”蔡芍芬幽幽的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