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徐州之戰(142)(2/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10510更新時間:2019-02-05 23:53:56

    冀州什麽人多,就是人才多,多少人每翹首以盼著出頭的機會,等待著站在人前的機會,所以在冀州不管是當武警還是文官,壓力與競爭是最大的,畢竟整個關東,起碼十有七八都是前來冀州出仕,競爭大,就自然珍惜眼前的一切,雖然很多人不過就是一個校尉,甚至掛了個雜號將軍的名頭,可那也比那些個一直待在鄴城甚至是家中等待機會的人強大。

    這樣偶帳大,能領兵就是好的,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人脈網,或者進入冀州的三大勢力之中,那飛黃騰達也就不在話下了,在袁紹的命令之下,沒人敢拖下去,所以當管統把自己的想法出來之後,沒人反對,反正到時候死的都是牟平百姓,沒有他們的親屬,是死是活和他們沒任何關係,那接下來隻要把各個將領和所在部隊到時候搜山的方向明確,而部隊與部隊之間的空當,則由這些百姓填補,就好像是擺下一張大網,三到五人之間放這麽一個人向山內找尋,隻待管統一聲令下,便搜山,還怕後錢跑了,隻要他一露麵,那一切都簡單了,至於牟平百姓的死活,他們可顧不上,隻能自求多福。

    ~~~~~~~~~

    而此時在遼東,就在徐晃出兵攻打右北平的時候,劉瀾最新的命令傳來了,內衛營在遼東的統領幾乎是在城門口將徐晃攔了下來,匯報了劉瀾最新的命令,如果之前劉瀾的命令更傾向與攻打幽州,造成袁紹混亂的話,那麽現在的命令則徹底改變了,雙管齊下,而這一次進入青州則變成了頭等大事,甚至劉瀾還親自點將閻誌,由他領兵出征。

    已經開始陸續出城的部隊不得不停了下來,遼東軍的存在雖然一直是劉瀾帳下最獨特的一支,但其人數因為連年縮減,其實也隻有不到五萬人了,步兵三萬,騎兵兩萬,原本想在右北平和遼東大做文章的徐晃現在看樣子隻能留下一萬人馬在遼東了,因為閻誌一旦離開,帶領騎兵渡海肯定是不成的,運輸成本太大,而且要往返數次才能把人和馬全部運輸到東萊,這太危險了,一旦先頭部隊出現意外,那麽這一萬遼東騎兵可能就真被人家包了餃子。

    所以部隊是最合適的,隻要船隻足夠,一萬人的部隊,往返兩三次,甚至一兩次就足夠了,時間短了,風險就自然了,而且原本閻誌是被他留了下來防守遼東,現在閻誌離開前往東萊,那他和田豫就隻能有一人去了。

    這個人思來想去,隻能是田豫前往,首先田豫和冀州軍的血海深仇,他要替公孫瓚報仇,其次他在右北平的時間雖然和他半斤八兩,但對右北平的情況卻更為熟悉,畢竟徐晃跟隨劉瀾很早就到了遼東了,這幾年右北平的情況除了一些戰況,百姓民生一無所知,但是田豫才從右北平到遼東不到一年,哪裏的情況無比清楚,甚至他回去,可能百姓還都認得他,對他在遼西與右北平與冀州軍作戰有著然優勢。

    所在在仔細斟酌過後,徐晃立即把閻誌以及前軍的田豫一同叫到了中軍,兩人騎馬相繼而來,尤其是後到的閆誌,看到他二人都下了馬,心中奇怪,但還是在兩人麵前翻身下馬,拱手施禮。

    見麵之後,還沒等他開口詢問,就見到表情有些古怪的徐晃把他剛接收到的命令了出來,因為命令來的太過突然,而又不想耽誤田豫出兵的時辰,所以隻能在這樣的曠野宣布,一萬遼東騎兵要留下,田豫這一次隻能帶一萬人前往右北平,而閻誌則可以帶一萬遼東步兵南下前往東萊郡,至於到了那裏要幹些什麽事情他不知道,不過以主公保密的性子,肯定在閻誌抵達遝氏縣後,就會有內衛把命令放到他的麵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