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平定揚州(97)(2/3)

作者:皇叔劉司馬字數:8512更新時間:2019-06-04 23:52:54

    當然在劉瀾心目中,攻城與守城最好的利器還是投石車,隻是眼下各路諸侯的投石器很難達到劉瀾心目中指哪打哪的效果,除了曹操的霹靂車,隻不過劉瀾會將霹靂車稱之為投石機,對投石機劉瀾可是羨慕許久了,奈何軍械場和歐冶堅是在無法對投石機有一個改進,陌生達到霹靂車的效果,就是在原先的基礎之上大步改良都很難突破。

    對投石機劉瀾還真沒什麽好建議的,關鍵是他也不清楚歐冶堅們到底是在哪裏鑽了牛角尖,如果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或許他還能給出一些建議,問題是先他給出了建議之後,依然沒有任何效果,這就使得秣陵在投石機上一直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雖然投石機沒有任何進展,可是在其他方麵軍械場還是表現的很好的,這就明了現在的軍械場在兵器鎧甲甚至是弩機這些‘物件’有著不錯的心得,但在大型一點的器械上,不管是床弩還是投石器等等都沒有任何頭緒。

    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改變,所以劉瀾會盡可能的加大投入,尋找一些對於力學杠杆原理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人來進行研究,最好找些有知識學生,去幫助這些人盡可能的整理這些理論,盡可能的突破投石機的瓶頸。

    這些事情劉瀾從礦山時期就一直在做,讓這些有經驗卻又因為沒有文化隻能將自己的手藝靠口耳相傳來教授弟子變成將他們整理成為理論知識,這樣就可以更容易也更為簡單的教授新人。

    當然劉瀾最初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這個心思,可後來發現識字率底下他所謂教授理論知識根本就沒有老師傅們口耳相傳更快捷,但隨著劉瀾加大庠序的投入,他相信未來這樣的局麵一定會扭轉,就好像後世那樣,當然這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及條件的,但隻要基礎打好,就一定能夠成功。

    對於文聘如此反饋,蔡瑁是持肯定態度的,並不是別人的就一定都是好的,要看合不合適,在荊州內部現在就有一些人希望我們的水軍也要和劉瀾的水軍一樣,在戰船上是好手,上了岸也能大殺四方,這簡直就是異想開,如果士兵們都能做到這樣,那還為什麽刻意去取分水軍和步兵呢?

    正是因為這些部隊更有更的優勢,士兵更適合哪種戰爭方式,才會有所取分,真的想讓他們登岸也是好手,千裏挑一選個幾千人就很不錯了,試問劉瀾部隊的基數多大,近十萬人的部隊,也不過才區區五千人的水陸曲,而荊州現在的情況,別五千人,挑選出五百人都困難,所以蔡瑁對這件事是極力反對的,當然還有蒯越蒯良兄弟,荊州最具代表性的幾個人出麵反對,這些不切實際的建議自然就被駁回了。

    可是文聘卻知道,蔡瑁最初是真的心動了,可是在水軍進行招募之後才發現,居然連一百人都沒有招募到,也就放棄了,部隊的基數太或者控製的人口太少,想要學劉瀾從部隊甚至是百姓中招募這類士兵,根本就不現實,沒有那個條件。

    劉瀾已經成了氣候,所以他有這個資本去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在別人看起來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上,他都有這個資本去做,這才是實力諸侯的底氣所在,似荊州就永遠也不可能會做出這種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事情,就算有這個條件,也不會去做,畢竟有這點錢糧,投在步兵甚至是水軍身上都要比什麽水陸曲要更有價值。

    可這何嚐不是實力的體現呢,劉瀾有這個實力讓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也是因為實力,所以劉瀾在做任何事情前都不會有多少顧慮,就好像他對秣陵軍的一點了解,軍師府負責製定戰略部署,看起來是紙上談兵多一點,但當有足夠的軍事實力時,不管是不是紙上談兵,首先都足以使其順利完成布局,因為秣陵有著足夠的實力去實現軍師府所設計出來的戰略設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