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二章 東方港的奧斯曼人(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678更新時間:2019-02-06 01:06:35

    到底是什麽樣的原因能讓東岸這個國家如此富裕,以至於他們的老百姓生活水準都可以和奧斯曼帝國中上層相媲美呢?哈桑有些疑惑,也有些不解。因為現在的他根本就不會明白,一個工業國和一個農業國在創造財富的效率方麵差距有多大。即使如今的華夏東岸共和國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徹底的工業化國家,但其創造財富的效率和速度也遠不是奧斯曼帝國這樣的傳統農業國所能比擬的。

    更何況,奧斯曼帝國還是一個國內民族矛盾突出、並保留大量奴隸製度的落後封建國家,其生產效率就更低了。工業國和農業國,在生產效率和組織製度方麵完全就不是一個位麵的,這是被人類發展曆史所證明的。

    穿過這條長約兩百米的街道,馬車跨過了一座石橋,進入了北城地區。作為東方港的工業區、行政區,北城可以是東方港的核心區域。沿大魚河岸邊,機器紡織廠、鑄幣廠、兵工廠等廠區煙囪林立,滾滾濃煙從幾米到十幾米不等高度的煙囪口升騰而起,在蔚藍的空下顯得是那樣地醒目。

    由於政務院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新一代動力——蒸汽機,以取代過往大量使用的水力機械,因此很多工廠都修建起了鍋爐房,並大量使用北方開采、運輸過來的煤炭作為燃料,這就造成了如今東方港北城工業區煙囪林立的景象。其實這裏還不算什麽,如果你有時間到北方平安縣重工業區去看一下的話,你就會更深刻地認識到什麽才叫濃煙滾滾,什麽才叫煤灰撲麵。聚集著平安鋼鐵廠、焦化廠、第一機械廠、北方兵工廠、染料廠等重工業廠區的平安鎮,才是華夏東岸共和國境內的第一工業重鎮。與之相比,東方港的這些煙囪都是意思,空氣質量也比平安鎮好了太多了。

    看著眼前這一幕幕從未見過的奇異場景,哈桑內心受到的衝擊是巨大的。他不是沒有見識的人,奧斯曼帝國也有很多使用煤炭作為燃料的工坊,但是從來沒有修建起如東岸人這般巨大的煙囪。在他樸素的理解中,煙囪越大越高,代表著這座工坊的規模越大、雇傭的人數也越多、產能也就越大。

    想到這裏,哈桑不由得更是失落,奧斯曼帝國如今的生產能力甚至都不如這些東岸人了麽?那和西方世界的差距又有多大?(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