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十九章 艱辛的建設(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02更新時間:2019-02-06 01:06:52

    這四千畝土地是在四月份雨季剛結束的那會開辟的。當時史欽傑組織人手在劃好的土地上點了一把火,直接將上麵的野草、樹、灌木叢什麽的統統燒成了灰用來肥田。燒荒結束後便開始平整土地、清除上麵的石子、開挖排水溝等等,等這些都弄完後,這些農夫們便開始了耕地、播種。

    陸軍101連的弟兄們相當給力,他們幾次征討南方的貝齊米薩拉卡人都大勝而歸,不但前後捕捉了兩千多名奴隸回來,還為新華堡弄回來了大量的駝峰牛。這些駝峰牛在耕地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樣的,那些奴隸在修建灌溉設施的時候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地裏播的主要是紅薯和玉米種子,每畝地播四壟紅薯塊莖和一壟玉米種子,實行紅薯、玉米間種。這兩種作物都是深根農作物,能夠較好地吸收深層土壤的肥力,非常適合熱帶淋溶作用較為強烈的地區種植。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兩種農作物可都是高產作物啊,就憑新華夏地區這種貧瘠的磚紅壤,你不種點高產作物那就真的隻能喝西北風了。

    四月中旬的時候新華堡方麵統一組織這些愛爾蘭農民進行了播種,到了八月上旬的時候便已經生長成熟,可以收獲了。由於是第一年開荒,再加上土壤較為貧瘠,也沒有施用化肥和殺蟲劑,因此這第一季的收成較為寒磣。

    平均下來每畝地隻收獲了10斤玉米和40斤紅薯,與人們最初預想中的每畝收650-700斤的糧食相去甚遠。不過這些糧食對於如今人口還不是特別多的新華夏殖民地來,已經足夠豐富了。四千多畝農田總共收獲了大約50噸玉米和900噸紅薯,這些糧食差不多已經夠所有人包括奴隸在內敞開肚皮吃一年了。更別這裏無論是光熱條件還是水資源都很豐富,農作物生長周期極快。這不,上一批作物剛剛收獲完畢,8月中旬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播種。這批作物預計將在1月初雨季剛剛開始還不甚大的時候可以收獲,收獲完畢後的四千多畝農田便進入了雨季休耕期。

    這兩個種植季大概能夠收獲超過兩千噸的玉米和紅薯,從此以後新華堡終於可以不用再從南非千裏迢迢地運送糧食過來了。更重要的是,收獲的這些糧食還將為妥善安置幾個月後到來的那些明國移民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