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十二章 漁汛(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900更新時間:2019-02-06 01:07:04

    出發前本土曾經給過他一份資料。上麵記載了一些關於大馬哈魚漁汛的信息。可惜隻有寥寥幾筆,很不全麵,到黑水港後他又想辦法和當地土著進行了交流,最後總算得到了一些關於此地這種最出名魚類的信息。

    大馬哈魚學名叫鮭魚,也被稱做三文魚,是一種分布於北緯5度至70度、東經110度至140度範圍內太平洋海域的名貴冷水洄遊性魚類。其中,鄂霍次克海、庫頁島沿岸以及千島群島海域是其重點產區。該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極高,每年夏秋季節,生長於鄂霍次克海內的大馬哈魚群便開始集體洄遊至岸上的淡水河流內產卵,形成漁汛。

    這種魚體型碩大,一般都有七八斤重,大的二三十斤不在話下。它們出生在江河裏,長大後進入海中生活,-5年性成熟後又返回出生地進行產卵。整個過程極為壯觀,洄遊的大馬哈魚不吃不喝、逆流而上,就為了回到它們的出生地去繁衍後代。整個路途凶險無比,淺灘、瀑布無數。每當遇到這給情況,大馬哈魚總是奮起全身之力,艱難潛行。很多水淺處,它們側著身子、甚至蹭著水底的沙礫一步步挪過去;而每當遇到瀑布或斷流的時候,它們甚至會一躍而起,跳過這段艱險之處。而在一路上,狐狸、棕熊、大雕等捕食者更是守在水淺處,將洄遊的大馬哈魚群視做自己一年一度的盛宴。

    很多大馬哈魚在半途就因為體力耗竭、人類捕撈、動物捕食等原因死去,最終能夠遍體鱗傷地來到產卵地的大馬哈魚隻有0%左右。而當他們產完卵後,大魚便營養耗盡死去(此時它們也失去了食用價值),而他們遺留的屍體也將成為出生後的魚的食物來源之一,以供這些成長的魚食用從而安然返回大海。

    大馬哈魚洄遊的整個過程極為艱險、壯觀,它們死也要葉落歸根繁衍後代的本能更是令人動容。不過人們動容歸動容,但該捕的魚還是照樣得捕,自己也得生活不是。

    大馬哈魚的洄遊路線一般有兩條,一條是從鄂霍次克海進入黑龍江、烏蘇裏江;一條則是順著庫頁島沿岸進入日本海,然後溯遊進圖們江、琿春河以及朝鮮部分通海河流。當然,也有相當數量的大馬哈魚(主要是駝背大馬哈魚)會進入庫頁島及千島群島上麵的一些內陸淡水河流、湖泊內進行產卵。而每年這個時候,便會形成著名的大馬哈魚漁汛。

    據曆史上一些記錄,曾經有人形容江河裏麵大群洄遊的大馬哈魚密度高得幾乎能“讓人踏行”,當然這是誇張的文青抒情手法。不過黑龍江內的漁汛時期魚群密度曾經高得能“別斷船槳”,由此可見洄遊的大馬哈魚的數量之多。

    庫頁島上有六千多條河流,其中相當數量的河流都有大馬哈魚洄遊產卵。附近區域比較著名的產區有波羅奈河,以及南千島群島上的一些淡水河流,這些都是駝背大馬哈魚的主要產區。蘇聯時期,俄國人每年在庫頁島上的河流內捕捉超過一萬噸的駝背大馬哈魚;而在擇捉島上的淡水河中,即便是產量低的年份,也能捕捉到八千噸以上,產量之高,令人咋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