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十七章 糧食問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628更新時間:2019-02-06 01:07:05

    甚至於,如果他們運氣好找準別的魚群的話,再大量捕獲一些後世此地年產100-00萬噸的沙丁魚也不在話下,更別此地還有大量的鮐魚、魷魚等魚類了。鄂霍次克海以及西北太平洋,真的是一個然的糧倉!

    “蹈海”號的船艙內最終取下了60多桶魚,計有一萬餘尾,按照前些日子的經驗,他們這一趟大概捕獲了50-60噸的魚,算是相當不錯了。晾曬場上的工人們一邊往上麵掛新到的魚,此時西風很大,這些魚基本上要不了多久就會自己風幹。

    而已經風幹的鹹魚也被取下來裝進了幹淨的木頭箱子內,然後統一存放到了挖好的一處冰窖內。冰窖的容積不大,大概六百多立方米的樣子,呈立方體狀。四周牆壁為磚砌,牆麵用水泥塗抹;頂層為水泥預製板,中間由磚砌成的立柱做支撐。本來莫茗是準備修兩層牆壁,中間塞以棉花等物隔熱保溫,不過考慮到這邊簡陋的條件,最後他還是放棄了這種想法。

    再了,以黑水港這邊相對寒冷的氣候,再加上現在處於冰河時期,氣溫本就偏低,因此,隻要做好密封措施,這個冰窖裏的冰可能整個夏都不會融化。

    工人們將裝滿魚幹的木箱挨著牆壁依次碼放整齊,然後便出門去了。此時這個冰窖內自然是沒有一點冰的,這需要等到黑水河結冰後派人去河裏鑿取。也就是,這個冰窖其實更多地是為明年準備,即明年大家捕獲到的魚就不用為了防止變質而做成鹹魚了,而可以直接塞進冰窖內保存。包括他們宰殺的各種肉類,都可以保存在裏邊。

    離明年清兵入關中原大亂已經不遠了,那個時候將是東岸人收集流民的一個良好時機,這個時候不多加儲備食物,那等到明年青黃不接、流民四起的月份,可就啥都歇菜了。今年東岸人在煙台要塞、利尻島和黑水港周邊開墾了一些荒地,也陸陸續續收獲了一茬土豆,但是收成很不理想。幾千畝的荒地一共隻收獲了一千五百噸不到的土豆,單產幾乎創下了曆史新低,這些地收獲後,隨著氣的變冷,基本上可以宣告今年的種植季已經過去了。

    目前外麵除了利尻島上還有幾百畝春麥,以及煙台要塞附近還有試種的少量紅薯、玉米間作田外,便再也沒有任何收成了。而之前從本土帶過來的數百噸穀物經過這段時間的消耗,也基本去了大半,看來要順利頂住明年春夏季節的難民潮,這糧食還得想辦法再籌措一些。實在不行,就隻能再去朝鮮人那裏“借”了。

    朝鮮人經過東岸人的多次擄掠,甚至還失陷過縣城,要他們沒有提防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再提防又有何用,等本土的第二批援軍過來,東岸人能組織起兩千人以上的隊伍,那個時候去朝鮮王京借糧都可以了!(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