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七章 湖西(五)(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358更新時間:2019-02-06 01:07:09

    有了效率比人高幾十倍的收割機,便可以在這裏大片的起伏坡地上種植牧草,然後統一用機器進行收割。以鴨子湖這邊的氣候,每畝苜蓿每年差不多能割個四五茬,這些收割下來的草料足夠喂養二十多隻羊或者四五頭成年牛,比種地劃算多了。畢竟,你種個一年地,就算收獲兩季莊稼,以這些坡地的情況來看一年頂多收個三四百斤麥,和二十多隻羊產生的效益完全沒法比。就算你種的是收成高的土豆,一年收獲三次,兩三千斤的產量,但這些食物的熱值也完全比不上那幾頭牛屠宰後所得到的牛肉熱值。

    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在不適合種植莊稼的丘陵坡地上種植苜蓿等牧草,然後喂養肉奶牛、綿羊等牲畜,絕對是最合理的行為了。這些丘陵坡地的海拔大部分不超過00米,少部分不會超過400-500米,不過其基本上都是那種起伏的平緩坡地,利於收割機械進行大麵積收割。當然,在一些適合種植莊稼的坡地上,農業部也會引導當地居民們種植一些不挑地的紅薯、玉米等作物。紅薯秧子同樣也是一種非常優良的牲畜飼料,且紅薯生長到一定階段後便可以反複割取秧子,居民們可以拿去喂養牲畜。與之同樣的是,玉米的莖稈其實也可以拿來當飼料喂養,非常實用。

    總的來,這些丘陵坡地對東岸人來也一樣具有很重要的經濟意義。一旦這裏的牛羊養殖上了規模,每年必定會出產大量的肉類、油脂、皮革、奶製品以及羊毛,對國內下一階段的產業規劃也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東岸人在棉紡織品上的突飛猛進,目前市場已經開發得差不多的他們除了進一步完善係列產品,如高級染色布、印花布、毛巾、襪子、罩袍、手帕等產品外,也開始著手準備發展另一項拳頭產業,那便是目前已經具規模的皮革加工產業。

    近幾年來,東岸人每年出口英國、法國、荷蘭、波蘭、俄羅斯、奧斯曼等國家大量的皮具,主要是鞍具、皮甲、彈藥包、水囊、皮手套、皮靴等各類牛羊皮製品,每年創造經濟效益二十餘萬元。有拉普拉塔提供的豐富廉價的原材料,再加上東岸人獨享的皮具染色技術,使得東岸的皮製品在歐洲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要不是皮革加工業屬於勞動力密集產業,而東岸本土缺的就是人力,那麽東岸的這項產業絕對不會隻有現在這麽點規模。

    可以預見的是,從今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東方移民來到本土,那麽人力資源的緊張狀況勢必可以緩解一些。這時候,發展皮革加工這種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便也可以鬆一鬆綁了,而且發展這個產業也可以間接將拉普拉塔納入東岸人的經濟體係,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都不可視。(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