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九十五章 去國離鄉(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33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7:46

    再加上今年東岸人又往阿穆爾河流域投放了一千多名在江北俘虜的清軍綠營士兵,同時又從濟州島上發配了七八百名年輕女人來到此地,因此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人口暴增是肯定的了。幾個月前,經由黑水開拓隊隊長莫茗批準,東岸人在阿穆爾河畔的第三個羈縻地——位於後世俄羅斯馬林斯科耶附近的江東寨正式成立。該地除了千多名清軍綠營降軍以及七百多朝鮮女人外,還有百餘名挺身隊傷退士卒,以及從附近投奔來的四百多名山丹人。

    這總計兩千五百餘名定居者目前已經修好了過冬營地以及一處簡易的木質碼頭,加上東岸人輸送過來的糧食、幹草和牲畜,也能勉強糊弄過這個冬了。再了,冬河道結冰後,他們可以通過雪橇輕易地與下遊的恒袞寨、廟街取得聯係,即便補給品或禦寒物資有些許短缺,也能從這兩地臨時商借一些。這兩個“老定居點”今年糧食雖然依然未能完全自給,但缺口並不大,如果算上秋捕獲的大量大馬哈魚以及野羊等動物的話,那麽糧食還是有一定的富餘的,支援江東寨這個新定居點些許糧食一點問題都沒有。

    不斷地往阿穆爾河流域移入明人,同時征發當地山丹青壯到大陸甚至東岸本土打仗,莫茗莫大帥對這片土地安的什麽心思已經昭然若揭了,這是要極大地改變此地人口構成的節奏啊!以阿穆爾河流域土地的肥沃程度,即便限於現階段寒冷的氣候,一年隻能種植一季黑麥或燕麥,糧食收成也絕不會差的。況且此地還有非常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動物資源了,如果人口密度不是特別大的話,沒道理會生存不下去的。俄羅斯人在比這更冷的地方都能屯田生存下來,那麽東岸人即便在適應性方麵不如對方,但假以時日,最終必然也能夠在此地紮下根來。待積蓄了一定的人口、物資後,就能夠給南下的東岸軍隊提供後方補給基地,讓寧古塔地區的清軍從此不得安寧。

    東岸人任命的廟街鄉長很快將三百多名精壯男丁送上了東岸人的蒸汽船,然後又將一批數百張各式皮毛也搬上了船,是到利尻島進行交易登記。在與家人們進行了一番簡短的告別後,這些無畏無懼的山丹新丁便安靜地坐在了“分水”號的甲板上,看著漸漸遠去的城鎮背影,憧憬著自己接下來的美好生活。

    在心地避過了兩塊浮冰後,“分水”號升起了風帆,然後在強勁的西北風的作用下開得越來越快。很快,遠處廟街碼頭木質燈塔上用石灰水刷著的“當兵光榮”四個大字也越來越,漸漸成了一串點然後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