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91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7:55

    “但是朝鮮開放的兩個通商港口卻沒有好好利用。”陳碩提醒著道,“老師,朝鮮據我們推測現在應當有六百萬左右的人口,這個市場還是很廣闊的。”

    “那就是六百萬個農奴而已。哪來的市場?農奴是沒有消費力的。”魏博秋不屑地道,“現在朝鮮人能出賣什麽給我們?每年賣點糧食還拖拖拉拉、推三阻四,也就賣野山參和少許中草藥的時候比較爽快而已。不過到這個,我倒想起來了,荷蘭人去年在例行談判的時候曾經請求我們出售一些人口給他們,他們要開發東印度群島,但人口死亡率太高,因此急需大量人口。這販賣朝鮮人到東印度去倒是一筆好生意。以後得找個機會試試。”

    陳碩聞言立刻拿出紙筆將魏博秋的話記了下來。作為前梅機關第二研究室(經濟研究室)的負責人,今後他將是魏博秋經營黑水地區經濟事務的主要助手。順帶一句,魏博秋自從因為火燒營房事件受牽連後,降職擔任了憲兵隊副司令,然後被一腳踢到了遠東,負責監督遠東的一切事務,軍銜為上尉(享受少校待遇)。不過考慮到此君的經濟才能。因此他同時也被執委會授予了盤活本地經濟的重任,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莫茗莫大帥搞的一屁股爛賬給理順了。

    而要盤活經濟,無非就是發展生產力和貿易兩項了。發展黑水地區的生產力為執委會所不喜,那麽就隻有多多做貿易賺錢了。而目前唯一能和東岸人做些生意的差不多也就朝鮮人和日本人了。不過這兩項生意規模都不大,朝鮮人是自己不情願同時也沒有什麽購買力;而日本人則是限於幕府的鎖國禁令,東岸人目前和鬆前藩的少許交易還是頂著被幕府所許可的山丹貿易的名頭在進行,但這樣一來商品數量便受到了極大的限製,隻能逐年少量增加供應,而無法一下子將商品迅速打進日本市場。

    除了這兩個國家外,另一個貿易對象顯然就是荷蘭人了,而這也是魏博秋相當看重的一個對象,畢竟雙方之間的互補性實在是太強了。而本土之前也已經給這邊鋪好了路,政府將一些瀕臨淘汰的落後技術(歐洲也已經出現了此類技術的萌芽),如:水力刨床、鋸床、鍛錘、鏜床等技術打包賣給了荷蘭人。而按照協議,荷蘭人也將在今年十月份支付技術購買費用——五千噸大米。

    而荷蘭人的動作自然也是不慢的。1647年6月0日,當莫大帥的船隊還航行在茫茫黃海之上時,一支龐大的荷蘭船隊突然開到了黑水港外,這些都是荷蘭的運糧船,裝載了五千噸大米——這可謂是本土對遠東最大的一次輸血行動了。

    雖然不知道荷蘭人為什麽將交貨地點從大泊港改到了黑水港,但魏博秋對於他們的到來依然極為欣喜,他還有很多商業合作項目要和荷蘭人商談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