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龍江的新秩序(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58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02

    海風吹拂、陽光暖照,七月初的黑水地區迎來一年中最愜意的季節。

    荷蘭人已經離去整整三了,他們在大泊港簡陋的碼頭外用船整整駁運了好幾才將五千噸大米運至岸上。大泊港從來沒有一次性儲存如此之多的食物,因此主持整個黑水地區經濟的新任憲兵隊副司令、前梅機關負責人魏博秋立刻下令緊急擴建部分木質倉舍,以儲存這些寶貴的糧食。

    與此同時,趁著尚未進入一年中最重要的漁汛季節,魏博秋下令黑水造船廠剛出品的4艘停泊在大泊港內的中型漁船立刻滿載糧食往黑水港轉運一批。那裏的倉庫容積大,又都是石頭倉庫,防潮措施做的也很好,因此能夠儲存很多糧食。這些船隻去的時候可以利用向北的洋流,回程時可以利用北風,雖然速度慢了點,但在月底漁汛到來前來回個三次運走個一兩千噸糧食卻不成問題。

    糧食對於如今黑水地區的東岸人來,無論如何拔高其意義都不算錯。要知道,現今黑水地區下轄的各據點人口總數已經突破了七萬人(不包括軍隊數量及濟州島朝鮮人),其中:濟州島上有明人5萬人,算是人數最多的一處了;大泊港有眾萬,都是準備10月底運往澳洲的流民;其餘的黑水港、利尻島、崆峒島、煙台港、釜山均隻有兩千至五千不等的人口;除了以上這些外,黑水開拓隊下轄的阿穆爾河地區尚有三個羈縻寨,分別是廟街、恒袞、江東三寨。這三寨的人口經過這幾年來的大力搜羅、移民。目前已經達到了7500人。

    黑水地區的莫大帥對這裏極為重視。一直堅持拿本就不是很寬裕的糧食來向這裏輸血,以支撐這裏的拓荒居民開墾河邊肥沃的黑土地以種植燕麥、黑麥等耐寒穀物。雖然每年冬都會死掉一批適應不了此地氣候的外來移民(明人、朝鮮人),但如今黑水開拓隊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第二開春後保管會有更多的移民順著阿穆爾河移居過來。

    目前,三處羈縻地中最早建立的廟街差不多已經實現了糧食自給。該地三千名居民(明人約占三分之一)在左近肥沃的河穀地間開辟了三四萬畝農田,並廣泛種植了數十年前從俄羅斯那裏流傳出來的燕麥種子。

    燕麥這種作物雖然產量低,但營養價值極高,再加上廟街附近的地理環境氣候什麽的。能種的作物也就燕麥、黑麥兩種了。麥或許也能試種一下,但產量可疑,還不如種土豆呢。而且燕麥性喜涼、忌高溫(氣溫1-度即可發芽,高於5度產量明顯下降),這點廟街絕對符合;另外喜歡濕潤環境、忌幹旱,這在降水豐富的黑龍江兩岸也完全符合。因此從這些方麵看來,燕麥這種作物絕對是黑水地區的首選穀物種植品種——畢竟人不能光靠吃土豆過活啊。

    不過到土豆,較為寒冷的黑水地區也絕對是種植土豆的理想場所。這裏氣溫低,土豆不容易發生病變、種子也不易退化,因為即便東岸人從本土帶過來的土豆種子在這裏已經種植了好幾年。但總體產量依舊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