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二章 戰爭催化(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0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07

    與此同時,吊瓶輸液技術也第一次在東岸國內——可能也是這個星球上的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大量得了霍亂、痢疾以及感冒的士兵們蜷縮在專門開辟出的隔離病房內,由從本土征募來的大量女護士——這同樣是東岸第一次大規模使用女護士——對他們進行專業護理,同時也給他們進行輸液。

    實話,吊瓶輸液技術並不是什麽高科技,原理也很簡單,相對而言對技術和材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玻璃瓶是現成模具製作的、輸液管是經過消毒後的鯨魚腸縫製的、針頭是特別手工打製的(機械加工無法達到需要的精度),而生理鹽水什麽的就更好調配了。

    在這個治療方法中,也許唯一的技術環節就是如何能夠準確地找出血管所在了,而這顯然是可以通過大量練手給練出來的。吊瓶輸液技術在規模的使用並成功使得一些患了痢疾、霍亂的病人痊愈後,立刻便在全軍各衛生員那裏推廣了起來。同時,國內僅有的兩家醫院、數十家衛生所也都接到了通知,立刻派人到東方、平安兩家醫院進行學習,以便在全國推廣。

    要知道,以往這種技術僅僅是在東方縣醫院這個範圍內進行過實驗。當時由於針頭加工不易、輸液管選材問題等等耽擱了好幾年時間,到了去年年初差不多才開始在長山苦役營內給瓜拉尼苦役犯進行實驗性輸液治療——因為當時這裏霍亂病爆發,死亡多人。實驗結果總的來喜憂參半,用鯨魚腸縫製的輸液管基本上達到了使用要求,手工打製的針頭卻頗有些關礙——粗大的針頭使得病人感染病菌的危險大增。而且由於針頭打製不易需要重複使用,因此即便多次消毒但依然不能徹底杜絕交叉感染的威脅。

    不過雖然存在多種問題,但已經沒有時間給衛生部繼續改進了,戰爭前線大批量的患病官兵們等不起。因此,在軍部的背書下,衛生部終於同意在前線大範圍推廣尚未完善的吊瓶輸液技術。至於由此產生的感染、副作用什麽的,那都是節了,畢竟你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患病士兵們一虛弱下去而無動於衷吧。

    戰爭雖然不是什麽好事,但它顯然加快了東岸國內一些醫療技術、製度和裝備的普及速度。比如衛生部正在研究的血型鑒別和輸血技術,這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是相當高的,目前衛生部下轄的大魚河高等醫學專科學校正在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取得突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