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十章 漂洋過海(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23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17

    “哈哈。”常開勝大笑兩聲,然後一把摟住張金華的肩膀,道:“走,進城耍耍去,美酒佳肴不會少了你們的。讓弟兄們也都下船歇一歇,好好飽餐一頓。整吃那些罐頭都吃得快吐了吧,我們這裏有鴕鳥、獅子、羚羊,什麽好吃的都有。嗯,還有鱈魚,和本土的鱈魚不一樣,還有鮑魚和優質葡萄酒……”

    常開勝的這些食物都是南非特色。其中河中鎮政府就在城外搞了個鴕鳥養殖場,專門繁殖肉用鴕鳥及鴕鳥蛋,出口本土。這些鴕鳥肉、鴕鳥蛋以及鴕鳥皮,與南非的高粱、花生、西瓜、羊毛、黃牛等農產品一起,是出口本土的最大宗商品了,每年獲利頗豐。

    當然現在南非出口本土的商品又多了不少。其中除了少量是捕殺的海豹皮外,大部分都是近兩年逐步興起的捕魚業。由於本格拉寒流(上升補償流)流經河中港外海,因此給本地近海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再加上附近又有大河入海,營養餌料什麽的就更是豐富,由此也吸引了大量魚群的到來,形成了著名的西南非漁場。

    在征得本土政務院同意後,河中港的修船廠幾年前開始擴充,並最終正式升格為造船廠。隻不過該造船廠到現在其實力仍然非常有限,無論是人手、技術還是材料都很缺乏,因此隻能定期少量造一些近海漁船。

    這些漁船普遍隻有幾十噸大,全部使用風帆動力,平時在近海捕撈一些鱈魚、鯡魚、旗魚、鮑魚乃至金槍魚,收獲不錯,其產量也是逐年遞增。如:44年南非捕魚業剛興起的時候,當年漁獲量隻有80噸,第二年迅猛上漲到150噸,第三年則是40噸,去年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00噸(本土漁業總產量去年是1800噸)。南非漁場90%以上的漁獲全部出口至本土,且價格低廉,在這個因為戰爭而物資匱乏的年代,來自南非的大量醃魚、魚幹極大地豐富了本土的商品市場,使得東岸老百姓們的生活消費支出不至於漲得過快。

    捕魚業迅猛發展,而南非的葡萄種植和釀酒行業也在許多加斯科涅、普羅旺斯移民的幫助下,獲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他們在1640年就在河中港種下了第一株葡萄藤,前年的時候開始釀製葡萄酒,品質據還可以。

    不過這裏的氣候終究不理想,因此在去年前任南非開拓隊隊長劉昂離任前,已經派少量人手去探索克蘭威廉地區,並在那裏興建了一個定居點,分流部分河中鎮的人口到那裏耕作、種植葡萄、釀酒。常開勝上任後,繼承了劉昂的這個政策,然後將這個新定居點命名為象堡——意為在象河河畔的堡壘,同時他還將南非騎兵連的騎兵派了一半過去,以保護那裏的少量前期開拓居民。

    相信等南非的葡萄酒產業發展起來後,本土鎮海縣的香山幹紅一統市場的局麵將受到極大的衝擊。(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