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九章 金融市場(一)(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69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52

    二月的東岸農村剛剛進入夏收時節,感謝尊的眷顧,感謝政府修建的龐大的農村水利設施,更感謝北方植物園和北方種子公司提供的優良種子,今年東岸的糧食總產量在去年的基礎上又獲得了一定的增長。國家儲備糧庫在各地區、各縣、各鄉建立起來的三級糧庫網絡也開始了高速運轉,他們拿著大魚河第一造幣廠剛剛衝壓製造出來的嶄新銀元,敞開收購農戶們手裏的各種糧食:麥(占到總量的六成)、玉米、大豆(占兩成),以及少量紅薯和土豆——這些雜糧會有國營大豐食品公司拉回去做粉絲。

    普通農戶、國家儲備糧庫以及為二者提供金融服務的西北墾殖銀行,這三者便構成了東岸經濟的底層部分,即廣大的農村經濟部分。這部分經濟以農業活動為主,地方性也比較強,雖然有著商品化農業的些許特征,但從總體上來,這依然是一個前資本主義時代的社會經濟體係。

    而在東岸經濟的上層,則是以國家和少部分私人資本構成的一種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體係。具體表現在上層社會生產各種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並且壟斷了農產品的貿易,整個農村的底層自然經濟完全從屬於上層的資本主義經濟。

    底層經濟和上層經濟之間,不涇渭分明吧,但區別依然是巨大的,表現到貨幣上,就是兩者之間同行的貨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底層農村經濟中,比較多見的是各種麵值的銅幣、銀幣,紙質的一年期、兩年期銀行承兌匯票較少。民間認可度也不是很高;但在上層工業經濟中。最多見的自然是各類麵額(很多都是大麵額)的銀行承兌匯票了。這些匯票在企業與個人間來回流通、不斷背書,相反硬幣卻不多見。

    這兩類貨幣體係之間的聯係,大概就是通過輸出特產品(農產品)和輸入消費品的貿易貨款、公共費用(稅收、水利建設攤派、國防特別費等等)以及工資支付(農閑時打工,一般是建築工地)等數種渠道來進行的。介於這兩者之間的機構,大概就是國家儲備糧庫、地方百貨商店、交通部和國家鐵道總局下轄的建築隊,以及西北墾殖銀行了。

    不過,隨著明人移民的大量流入,特別是一些在原本明國有身家的一些商人、地主或主動或被動地來到東岸。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活動開始顯露出萌芽,並漸漸發展了起來。目前有民間私人金融萌芽跡象的,主要在兩個地區,一是西嶺地區,以羅洽縣的所謂“青州幫”商人為主;另外一個就是南鴨子湖地區了,以農業大縣西湖縣的一幫山東濟寧籍移民為主,當地的明人稱之為“濟寧幫”。

    這些人在身攜少量金銀珠寶玉器什麽的進入東岸後,逐漸在地方上紮下根來,然後開起了流動雜貨鋪,專門避開大型連鎖辛迪加企業——東岸百貨商店勢力較盛的城鎮地區。進入廣大的鄉村腹地,向當地農民們出售各類生活必需品、收購農民們手中的剩餘商品(主要是糧食。偶爾有一些羊毛、皮革、獸脂等)。久而久之,他們便和當地的農民們建立起了相當密切的關係,信譽度也水漲船高。這個時候,很多完成這第一步積累(資本積累和關係積累)的販們便開始了蛻變,他們開始向一些急需用錢的農民放起了額貸款,西湖縣牧草嶺鄉的邵元義就是這麽一個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