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三章 烏江之畔(四)(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33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58

    如果原本靖江縣占據了烏江地區三分之二的人口的話,那麽當時間走到1650年7月10日這一的時候,隨著移民部往烏江地區再度遷移了大批量的新移民,靖江縣所占人口的比例便開始了急劇縮。◇↓頂◇↓點◇↓◇↓,

    十數艘7噸級的內河汽船將大批建築材料和糧食扔在了黑河(內格羅河)入江口的淺灘上,隨後,已經先期乘坐海船抵達這裏的兩千五百名移民齊心協力,將這些物資分門別類整理好,一一搬進了臨時搭建的遮雨棚內,以免這些寶貴的物資被冬季惡劣的雨雪氣所侵害。

    而這些內河汽船卸完貨後,也並未多做停留,而是逆著河水而上,朝更上遊的梅賽德斯城而去。當然了,這是後世烏拉圭人起的名字,現在這座城市有新名字了,叫綏化堡。這座以早期西班牙殖民者開辟出來的少量熟地為基礎的定居點,目前共有兩千二百名定居者(其中包括二百名西班牙人),未來經濟上多半是以農業為主。

    除此之外,在南邊沒多遠的聖薩爾瓦多河畔的後世多洛雷斯城附近,另有七八艘內河汽船載運了相當數量的物資停靠在岸邊。這些物資是為了修建這裏的一個新定居點綏遠堡——又是一個帶有征服意味的名字,蓋因這個定居點也是在一處西班牙人的莊園上發展起來的,目前共有居民兩千一百餘人,經濟上看起來同樣乏善可陳,將來會以農牧業為主。

    言歸正傳。眼前這個密布荒草和森林的淺灘。在東岸人的圖紙上被命名為三河口堡。因地處黑河、烏拉圭河、聖薩爾瓦多河三河交匯之處而得名。這三個定居點(三河口堡、綏化堡、綏遠堡)與更北方的永安港合在一起。發展幾年後便又是一個縣的底子。

    “烏江流域沃野千裏,富饒得很哪!”靖江造紙廠廠長、前國家情報總局官員田星站在一處高丘上,望著遠處的茫茫草原,感慨地道。他今年才十九歲,父母都是穿越眾,在國家情報總局曆練了兩年後,現已“轉業”到了地方上,擔任起了新成立的靖江造紙廠的廠長。當然了。這種東西也就隻是騙騙外人,在烏江地區警備司令廖逍遙看來,這廝的造紙廠廠長頭銜純粹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他的真正職責是接替廖逍遙以前的部分工作,即與烏江對岸的克蘭迪人持續保持聯係,同時派人偷偷往河間地區(巴拉那河以東、烏江以西)滲透,以為將來東岸人徹底掌握這片沃土奠定基礎。

    “正所謂無工不富,烏江地區的定居點既沒有什麽像樣的工業,也沒有什麽商業貿易,也就隻能種種地、放放牧。富饒?能富到哪裏去哦!”廖逍遙不同意田星的意見,隻聽他道:“你年紀還。以後多曆練曆練就知道了。在東岸靠種地致富,那是老黃曆了!現在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生產秩序得到極大恢複,糧食產量大增,我們原本的出口市場開始一一失去。羅洽大宗貿易中心的糧食出口價格量價齊跌,上到國家儲備糧庫、下到種田的普通農民,那是一片哀鴻啊。那些響應國家號召去西大荒拓荒的人更慘,隨著國內通貨膨脹程度的加深、生產資料的漲價,他們的利潤本就被大幅度壓縮了,現在又來個糧食出口市場的崩潰,這不是要了他們的老命了嘛。我看啊,這次要不是農業部給他們撥發了一部分價格補貼,鼓勵他們將糧食出售給國內的深加工企業,我看這些大農業承包者一個也活不下去,市場真是太殘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