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八章 附屬地建設(五)(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0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9:04

    這六份雜誌中,除《現代東岸》、《最高法院判例》和《鐵路機械》分別是教育部、司法部和國家鐵道總局下屬的雜誌外,其餘三份都是由私人創刊經營的,目前銷量馬馬虎虎,不好不壞。靠這個短期內肯定是掙不了什麽大錢的,也就圖個玩票的興致而已——在東岸辦報辦雜誌,委實是一件高投資、高風險的生意,蓋因出版都是有條件的,得經過文化部及報刊所在地地方政府批準;其次,創辦者需要政府交納一筆數額巨大的保證金(暫定為五千元),確保出版物上沒有政府明令禁止的內容,否則保證金將予以沒收、報刊也將受到各種處罰;最後,報刊等出版物的現行稅率極重,遠超一般行業。但饒是如此,東岸國內申請創辦報紙期刊的單位或個人仍然絡繹不絕,由此可見這其中的利益或許完全不在經濟上麵,而在別處,比如輿論鼓吹造勢、指責抹黑政見不合的團體等等。

    在這三份雜誌中間,有“法律係”等文官中堅背景的《東岸評論》算是發行量最大的了,同時也是堅持每半月發行一次的半月刊(其餘都是月刊、季刊或不定期刊),非常了得。該雜誌以骨幹知識階層為發行對象,結合政治經濟熱點進行評論,語言諷刺、辛辣、幽默,版麵也辦得新穎活潑,在以文官為主的知識分子階層內聲望很高。前大明溫州府移民、現教育部中層官員陳庭美就經常在上頭撰文發表,是其頭號筆杆子,一力鼓吹經濟自由化、私有化,隱晦暗示國有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私有化瓜分國企做輿論造勢。

    當然了,作為文官發聲的主要陣地之一,《東岸評論》另外一件樂此不疲的事情便是抹黑、吐槽和諷刺陸軍了,為此幾乎不遺餘力,讓陸軍大佬氣得直跳腳。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麵,聽陸軍也在積極準備,明年也創辦一份期刊來對抗文官係統,以奪回漸漸處於下風的輿論陣地。嗯,他們就連期刊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民生》,暗喻那幫自由主義分子隻顧著自己撈錢,絲毫不考慮基礎民生和普通老百姓死活。

    黎達彥隨意翻了翻這些期刊,很快便失去了興趣。因為上麵的內容都是他以前看過的,南鐵這邊的消息傳遞速度確實有些慢,因為就連報紙期刊都是本土已經過期的,令人頗感無奈。在南鐵通俗圖書館內又徘徊了一陣後,黎達彥走出了樓。外麵的陽光依舊強烈,黎達彥翻身騎上了自己的坐騎,準備去附近鄉村轉轉,看看當地有沒有什麽值得自己記錄的東西。(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